实验地点:
星巴克(东瓯智库店、温州人才大厦店、温州时代店)
实验工具:
带有刻度的乐扣杯一只(总容量690ml,为了方便观察,特别用马克笔将原有的刻度进行了描黑处理)
实验抽样:
星巴克现有三种杯型(中、大、超大)的热拿铁咖啡各一杯
近日,一条关于星巴克中杯咖啡的段子刷爆了微信朋友圈。内容来自一知名博主的发帖“致星巴克中国CEO王静瑛公开信:什么时候才不觉得中杯顾客无知或愚蠢?”,博主称自己是星巴克的忠实顾客,喝了6年的星巴克咖啡,每次买中杯咖啡,都被推销大杯。
这条消息引起了不少消费者关注,不少消费者表示,在星巴克购买咖啡时,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究竟这中杯与大杯有着怎样的区别?消费者买多大杯型的咖啡最为划算?这次本报记者把《新闻实验室》“搬”进星巴克门店。
比一比
在三家星巴克门店内,记者都看到了放在店内收银台前面的一个纸牌,上面标注有“中杯是355ml、大杯是473ml,超大杯592ml”。记者在这三家店分别都购买了中、大、超大杯三种杯型的热拿铁咖啡,价格分别是28元、31元和34元。
按照标注的数量和价格,记者计算出这三种杯型热拿铁咖啡每毫升的单价,中杯为0.079元/ml、大杯为0.065元/ml、超大杯为0.057元/ml。从每毫升单价看,杯型越大,价格越便宜。
为了测试记者所购买的咖啡是否达到标注数量,记者将这些咖啡按所购店分批倒入带有刻度的乐扣杯进行测量(实验过程中,尽可能倒尽杯中奶泡)。结果显示,每种杯型里的实际咖啡量与官方标注的数量或多或少存在偏差。其中,相差最大的一杯,比官方标注数量少了45ml。
第一站:星巴克(东瓯智库店)
中杯:包含奶泡层厚度为310ml,比官标数量少45ml;若不计奶泡层,为260ml。
大杯:包含奶泡层厚度为450ml,比官标数量少23ml;若不计奶泡层,为440ml。
超大杯:包含奶泡层厚度为550ml,比官标数量少42ml;若不计奶泡层,为500ml。
第二站:星巴克(温州人才大厦店)
中杯:包含奶泡层厚度为390ml左右,超过官标数量35ml;若不计奶泡层,为350ml,与官标仅差5ml。
大杯:包含奶泡层厚度为450ml左右,比官标数量少23ml;若不计奶泡层,为400ml。
超大杯:包含奶泡层厚度为590ml,仅比官标数量少2ml;若不计奶泡层,为550ml。
第三站:星巴克(温州时代店)
中杯:包含奶泡层厚度为350ml,比官标数量少5ml;若不计奶泡层,为260ml。
大杯:包含奶泡层厚度为450ml,比官标数量少23ml;若不计奶泡层,为400ml。
超大杯:包含奶泡层厚度为580ml,比官标数量少12ml;若不计奶泡层,为520ml。
问一问
总体看来,这些杯型的咖啡大多都不足量。为什么实际销售出去的咖啡会量不足?记者询问了其中一家门店的店员,店员表示,他们每次制作咖啡,都会留出距离杯口6毫米的空隙,比如中杯会在349ml左右。如果倒得太满,顾客开始饮用时,咖啡可能会溢出导致顾客烫伤。但如果顾客一定要求达到官标数量,他们可以倒满。
店员还表示,按照操作标准,他们制作咖啡会使用带有刻度线的工具,制作完成后直接倒入空杯。
实验结果显示,大杯的量明显要多于中杯,而超大杯的量也明显要多于大杯,都达到了100多毫升。在实际消费过程中,不少消费者在店员的建议下会选择购买大杯。他们说,一是价格相差不大,二是量多,就无所谓了。也有消费者表示不同意见,有时候确实买了大杯有喝不完的情况,造成了浪费。选购哪种杯型,还是由消费者自己选择比较好。
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 “引用自:XXX(非国际咖啡品牌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