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7年诞生的雀巢,是2016年销售额高达895亿瑞士法郎的全球第一食品集团;1907年诞生的欧莱雅,是2016年销售额高达258亿欧元的全球第一化妆品集团。交叉持股的雀巢和欧莱雅,曾是全球消费品界关系最亲密的两大巨头,40年后却沧海桑田,世事难料。
欧莱雅集团在创始人欧仁·舒莱尔去世6年后上市,却很快遭遇了法国企业国有化的浪潮。1972年,法国共产党和共和党通过共同政府纲领,预备对大多数企业进行国有化,以“打破大资本家的统治”。
舒莱尔生前任命的欧莱雅总裁达勒为了避免公司被国有化的命运,在1973年说服舒莱尔的女儿、当今的法国女首富莉莉安·贝当古及其他大股东,对公司进行重组。
翌年,贝当古以手中一半的欧莱雅股份与不属于法国的企业——瑞士食品巨头雀巢的股份进行置换,获得后者3%的股权。
而后,贝当古家族与雀巢公司进行了多项对欧莱雅集团的资本运作,贝当古家族和雀巢分别持有欧莱雅31.0%和29.6%的股份。自那时起,雀巢便一直是欧莱雅集团的第二大股东,迄今已40多年。
这样的资本运作,不仅保证了欧莱雅公司的独立性,而且交叉持股让两家在各自领域都日益成为全球最强的公司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
日后,它们的合作拓展到了直接的跨界合作上。例如,食品和化妆品最合适的联手,或许要数口服美容产品。
2003年,欧莱雅与雀巢组建合资公司“INNEOV实验室”,这家公司的产品,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一诺美”,一个口服美容品牌。
2015年,INNEOV公司被关闭。不过,欧莱雅与雀巢的另一项合作截至目前都是极为成功的。日前,中国市场炙手可热的洁面品牌丝塔芙,就是此前欧莱雅与雀巢的合资皮肤制药公司——高德美的旗下品牌。
遗憾的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随着莉莉安·贝当古年事渐高,她与女儿贝当古·梅耶的财产控制权斗争使欧莱雅和雀巢的纽带日渐削弱。
为了防止欧莱雅控制权转移,2004年,欧莱雅与雀巢公司签订一份为期10年的协议,规定双方在莉莉安·贝当古在世时及逝世后6个月之内都不得增持欧莱雅股份;2009年4月29日之后,双方可出售欧莱雅股份,对方拥有优先购买权;2014年4月29日协议终止,双方有权自由出售欧莱雅股份。
2007年开始的一场贝当古的家族财产控制权争斗的矛盾,引起了外界对于欧莱雅控制权可能转移的担忧。
但事实上,谁也不情愿出让上升迅速的欧莱雅的股权这一香饽饽。贝当古家族2014年明确表示没有出售股份或改变集团股东结构的计划,欧莱雅集团CEO安巩甚至在2014年表示要回购雀巢持有的29.3%股份;雀巢方面也认为持股欧莱雅对双方是有利的,据估算,该笔投资平均每年为雀巢带来15%的回报率。
然而,由于10年协议到期、化妆品非雀巢长期战略、再加上雀巢董事会制定的成立“雀巢皮肤健康公司”长期战略方案等考虑,2014年,欧莱雅买回雀巢公司所持的8%的欧莱雅股份,其代价为售出估值31亿欧元的合资公司高德美50%的股份外加34亿欧元现金,合计65亿欧元。
收购高德美其余50%股权后,高德美随即成为雀巢皮肤健康公司的创建基础。而在此一年前,雀巢刚以12亿美元卖掉了香精香料巨头奇华顿10%的股权,以聚焦其主营业务。
8%的回购比例,被认为可以保持雀巢在欧莱雅战略股东地位的同时,又使得贝当古家族的持股比例不超过33.33%,从而避免要约收购。但是,雀巢未来是否会继续减持欧莱雅股份、与雀巢的亲密关系还能维持多少年,仍充满着变数。
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 “引用自:XXX(非国际咖啡品牌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