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过一段时间,如今再次引发关注。4月27日,有消息称瑞幸咖啡已被公安、工商接管,证监会已入驻瑞幸进行调查。随后瑞幸咖啡回应,公司正在积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对其经营情况相关工作的了解,同时公司及全国门店运营正常。
作为咖啡界的“搅局者”,瑞幸咖啡一度备受资本追捧,不料却爆出财务造假,引发中概股大震荡。有分析指出,瑞幸咖啡财务造假引发市场对跨境监管合作的关注,或将成为国内“长臂管辖第一案”。随着近期监管层频频表态,这会对该事件的收场带来哪些影响?对消费者而言,喝到优惠咖啡是否已进入倒计时了呢?
监管部门正在进行调查
4月27日上午,网络上流传着一张截图,称公安、工商等部门接管瑞幸咖啡,全部高管被盘查、相关资料被上交。随即将瑞幸咖啡送上了微博热搜,引发多家媒体前往该公司北京总部打探,证实确实有监管部门正在进行调查。
当天下午3时,瑞幸咖啡回应,公司正在积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对其经营情况相关工作的了解,同时公司及全国门店运营正常。
门店受影响或是时间问题
不过,自4月27日起,瑞幸咖啡百万大咖宣布暂停一周。该活动持续6周,每周拿出500万元现金,由消费满5件的用户瓜分。如今活动暂停,显示出公司在运营方面已受到一定的影响。
2019年第三季度时,瑞幸咖啡宣称已实现单店盈利,但随后自爆Q2到Q4涉及财务造假22亿元,证明这一说法并不成立,持续烧钱和扩张并未带来盈利。作为一家尚未盈利的公司,一旦面临监管层的处罚以及国内外诉讼巨额索赔,资金链将面临严峻考验。
而自爆出财务造假丑闻后,瑞幸咖啡想要获得新的融资几乎不可能。在此背景下,瑞幸咖啡没有停止“烧钱”举措,越是卖出更多的咖啡,越是会加剧自身的亏损。这意味着,资本端的震荡传导到门店端,只是时间问题。
会成为“长臂管辖第一案”?
瑞幸咖啡为在美上市企业,注册地为开曼群岛,并非中国证监会的直接监管对象。但根据3月1日以来实施的新《证券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证券发行和交易活动,扰乱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市场秩序,损害境内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处理并追究法律责任。显示出针对瑞幸咖啡的国内诉讼实际上有法可依。
瑞幸咖啡自爆财务造假致使国内外投资人损失惨重,同时波及众多中概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形象。因此,有业内人士分析,对于瑞幸咖啡的调查可能会成为“长臂管辖第一案”。
从各个监管层的反应来看,对瑞幸造假事件高度关注,但是否成为“长臂管辖第一案”尚有争议。
瑞幸结局或存三种可能性
除了监管层面的频频点名,国内外的诉讼也接踵而至。
由于司法诉讼程序繁琐,投资者要成功向瑞幸咖啡索赔尚需时日,这就带来了时间差。那么,瑞幸咖啡走到目前这一阶段,将如何收场呢?
王立才认为,瑞幸咖啡的结局有两种可能性:第一,在海外监管层面,很可能将其作为典型,进行巨额处罚,并对管理层集体起诉。在国内监管层面,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不仅影响该公司声誉,更关系到中国企业国际声誉,处罚也在意料之中。这种情况下,暂停上市、退市、破产都有可能。第二,瑞幸咖啡的管理层或股东出面挽救,付出较大代价平息市场愤怒,公司走向私有化。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则提出了第三种可能性。他指出:“瑞幸咖啡在培育中国咖啡消费习惯上有可圈可点之处,并且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了门店规模、品牌响应、成熟平台,这些都是优质资产。如果直接走向破产,会造成一部分人就业的问题,同时也是对优质资产的浪费。更有可能的走向是现有管理层的出局,瑞幸咖啡被业内巨头接盘,继续开拓中国的咖啡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