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互联网咖啡两大品牌“烧钱”补贴抢市场的模式再惹争议。
近日,瑞幸咖啡被发现其将咖啡机、奶箱、粉仓等设施设备进行抵押融资4500万元。此前,该公司曾被曝去年前三季净亏损8.57亿元。另一互联网咖啡企业代表连咖啡,同样遭遇发展瓶颈,该公司在广州、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关店达30%—40%。
但另一方面,互联网咖啡市场巨大的潜力,吸引拥有众多线下实体店的星巴克、百胜中国、麦当劳等企业,集体吹响进军互联网市场的号角。
那么,那些迅速发展起来的互联网咖啡,能否继续走下去?靠“烧钱”补贴抢市场的模式,还能走多远?
今年两大互联网咖啡“断臂求生” 仅仅过了二个月,瑞幸咖啡CEO钱治亚备下抢市场的“10亿”粮草,似乎就不够用了。
近日,据天眼查信息显示,瑞幸咖啡(中国)有限公司新增一条动产抵押信息。抵押权人为中关村科技租赁有限公司,被担保债权数额为4500万元。瑞幸的动产抵押物均为咖啡机、奶箱、粉仓等物品,所属地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多地门店。
消息一出,业界哗然,认为该公司或出现资金链紧张问题。
4月8日,瑞幸咖啡方面回应记者称,“这是一笔常规的设备融资租赁,符合我们轻资产运营的大思路。通过设备融资租赁等创新金融工具的应用,可以保证我们资产价值最大化”。
自去年以来,瑞幸咖啡靠“烧钱”补贴来抢市场的作为,就备受大众质疑。
据去年12月21日被曝光的瑞幸咖啡商业计划书显示,2018年前9个月,瑞幸咖啡累计销售收入3.75亿元,净亏损8.57亿元,毛利润-4.33亿元。
瑞幸咖啡自成立之初,就实施“烧钱抢市”打法:用户可享受首杯免费、买二赠一、买五赠五、轻食全场5折的优惠。现在,低价促销仍在持续。
4月8日,记者打开其APP,发现该公司正在推出为期10周的现金补贴方案中,每周消费满7件商品的消费者将参与到“瓜分500万现金”的活动中,十周总现金额高达5000万元。
今年2月,钱治亚在一场媒体沟通会上表示,为了让瑞幸咖啡迅速扩张,她已准备好10亿元资金。
“3到5年内补贴是我们的战略核心之一,不会停止补贴。这是我们和投资人既定的目标。”瑞幸咖啡CMO杨飞亦曾如是说。
2019年瑞幸咖啡计划再开出2500家门店。到2019年年底,将总门店数量提升至4500家。
瑞幸咖啡此番“断臂求生”,并非个案。另一互联网咖啡代表连咖啡,也遭遇同样状况。
去年底起,连咖啡在全国主要城市开始大量关店,上海地区门店从最多120家,收缩至70多家。广州、深圳、杭州也是其关店“重灾区”,这三城市关店率为30%—40%。
对于关店,连咖啡方面解释称,“这一轮是主动做出调整。基于数据测算,把负毛利的一批咖啡站进行关闭,目的是尽快回到盈利模式,做好过冬准备。目前调整已基本完成。”
“就目前情况来看,二季度将重新回到盈利状态。”连咖啡同时称,新一轮融资会在4月前宣布。
互联网咖啡市场入局者“前赴后继” 国内线上咖啡市场掀起的“烧钱”大战,似乎没有吓阻竞争者,反而吸引更多入局者。
记者发现,从去年起至今,多家原本在线下布局的咖啡企业们亦纷纷联结互联网企业,争食线上市场。
去年,星巴克、COSTA等传统咖啡巨头分别与阿里、美团、腾讯的合作,其中星巴克与阿里巴巴的合作,使其在中国市场获得“火箭般业绩增长”,星巴克全球CEO Kevin Johnson说,在中国,星巴克平均15小时就开一家新店。
去年麦当劳中国旗下“麦咖啡”也推出外送服务,用户可以通过美团、饿了么和微信小程序“i麦咖啡外送”下单。
近日,每日优鲜咖啡外送平台“小红杯”在微信小程序上线。目前该业务只在北京部分区域试水。据每日优鲜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有计划进入上海、深圳、广州等其他一线城市。
拥有肯德基、必胜客品牌的百胜中国,去年年底也推出精品咖啡品牌COFFii&JOY,通过线下门店和线上小程序同时运营。目前该公司已在上海、南京和杭州开设了13家COFFii&JOY咖啡店。
分析认为,中国咖啡市场出的巨大潜力,是吸引一众咖啡企业进入的重要原因。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咖啡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分析报告》指出,中国的咖啡消费量每年增长幅度在15%-20%,而全球平均咖啡消费增速只有2%。
“烧钱抢市”模式能走多远,有待观察 “互联网咖啡解决了消费者喝咖啡的两大痛点,一是便利和快捷性,互联网生活已成为年轻消费者的日常,这种模式正好对接上新消费习惯,方便、快捷;二是性价比,它降低了消费者在线下店体验的成本。”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看好瑞幸们的前景。
至于当前两大互联网咖啡企业遭遇的资金链紧张问题,朱丹篷认为,这是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小坎”。
“企业要达到一定规模,才会产生规模效应和边际效应。”上述人士称,在咖啡行业,它们门店要达到4000-4500家才能产生规模效应,才能盈利,而现在瑞幸只有2500-3000家,正是需要持续烧钱的关键时期。
“在中国市场,咖啡市场才刚刚拓展,市场空间大、毛利高。”他指出,瑞幸们有品牌、有互联网基因、有市场,而且被资本青睐。
“我相信,它能获得投资者支持它继续烧钱。”上述人士认为,当互联网咖啡鼻祖级企业的规模上到4000家以上时,将会为其未来发展筑起规模效应和行业竞争的壁垒。
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通过补贴、烧钱培养国人的消费习惯,战术可行,但企业们的结局难料、风险大。
“瑞幸咖啡的出现对于整个行业可以说是好事,更为低价的门槛能让更多的人接触咖啡,从而培养中国的咖啡消费习惯。”零售行业专家庄帅称,“但这个过程需要多久,瑞幸能走多远,目前尚未可知。”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欧志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