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喝不行,适度饮用有益健康。
说起来网红饮料,有两位绝对当仁不让:一是奶茶,二是咖啡。奶茶以其丝滑醇香的口感常年霸居“超级不健康但绝对戒不掉”饮料排行榜的榜首,近年来圈粉势头更是迅猛,受欢迎程度直逼肥宅快乐水;而咖啡作为“话题女王”自带流量:刚被爆致癌,马上就有死忠粉跳出来说她有防癌功效;粉丝团大赞她保护心血管,黑粉就立刻反驳她会导致心脏病……
关于咖啡的众多流言蜚语到底谁真谁假?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咖啡和心血管不得不说的恩怨情仇。
01、超过6杯,当心心脏受不了
近日,发表在《美国营养学会杂志》上的一个前瞻性研究在对英国超过34万37~73岁人群进行分析后,认为喝咖啡和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一定联系[1]。
研究者发现:
跟每天喝1-2杯的人相比,不喝咖啡、喝低因咖啡以及每天摄入超过6杯的人都有更高的心血管疾病风险,风险分别增加11%、7%以及22%。
考虑到咖啡因代谢所需的细胞色素P450 1A2在人群中存在多样性,他们还分析了基因多样性导致的咖啡代谢差异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分析后科学家得出了让所有人满意的结论:
基因并不会影响咖啡因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也就是说,只要保证每天1-2杯咖啡摄入,不仅不用担心会对心血管造成负担,还会有健康获益。
02、每天两杯多活两年?
没这么具体,但确实有益
前文提到,每天摄入超过6杯会增加心脏病风险,喝1-6杯则有或多或少获益。那么,对于希望通过喝咖啡收获健康的咖啡爱好者们,每天喝多少才经济而科学呢?
答案是:2-4杯。
空口无凭,这一结论来自5月4日出版的《欧洲流行病学杂志》上。来自韩国和美国的研究者在对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40项、观察对象超过380万人的咖啡相关的研究进行荟萃分析后,证实了咖啡消费量与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以及恶性肿瘤死亡率之间的非线性负相关关系[2]。
分析结果:
认为日摄入3.5杯的全因死亡率最低(RR = 0.83, 95% CI 0.80 0.87),日摄入2.5杯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最低(RR = 0.83, 95% CI 0.80 0.87),日摄入2杯的恶性肿瘤死亡率最低(RR = 0.96, 95% CI 0.94 0.99)。
科学家们还说,不管年龄、体重、烟酒偏好如何不同,这一死亡率降低趋势始终存在,但超过上述量继续摄入并不会进一步降低死亡率。另外,对于亚洲群体来讲还有额外的好消息:统计发现欧亚人群通过喝咖啡降低的死亡率要超过美国人群。
至于原因,虽然不能完全阐明所有机制,但咖啡所含有的多种抗氧化成分:如咖啡因、绿原酸、咖啡醇和卡维醇等有机物质显然是立了大功的干将。
此前有研究证实饮用咖啡可以使受试者血清中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白介素18在内的炎症标志物显著降低。而慢性炎症正是导致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
讲到这里,是不是你已经在冲向咖啡店的路上了?这么做没问题!但本着科学求实的态度,我们还是要透过丰满的meta稍加思考。
这篇meta存在什么局限性呢?
首先,纳入的观察性研究可能会存在混杂偏倚,比如说,喝的起咖啡的人肯定是有钱去买咖啡的,以中国来讲,咖啡并不是和可乐一样便宜可得的饮料,起码是温饱以上的人群才会消费。而在温饱线以上的人群,相对来讲是不是生活方式更健康,更注意养生呢?
此外,咖啡杯的标化也有些问题:355 ml和550 ml的杯子都有,但这之间就有半杯的误差;而且,不同种类咖啡豆、不同烘焙程度以及不同萃取方法也会影响抗氧化物质的活性,这一部分的偏差更是无从算起……
03、如何指导日常消费?
文章最后,我们要明确以下几点:
咖啡有益,摄入需要适度,一般以2-3杯/天为佳;
咖啡好,好就好在它能抗氧化。所以需要尽量避免额外加糖、糖浆等造成氧化环境的物质添加。而且,鉴于高温会破坏部分抗氧化活性物质,推荐豆子使用轻-中度烘焙以及冷萃的做法;
热咖啡尽量放放凉再喝,刚煮出来的咖啡不仅烫嘴,更重要的是高于65℃的饮料会致癌;
说到底,咖啡还是一种饮料,喝与不喝取决于你爱或不爱。不必因为它会带来健康收益就逼自己养成每天喝咖啡的习惯,喝茶也挺好,了解一下喝茶能延缓HDL-C下降,8万人队列研究证实了!
参考文献:
[1] Zhou A, Hypponen E. Long-term coffee consumption, caffeine metabolism genetics,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prospective analysis of up to 347,077 individuals and 8368 cases[J]. Am J Clin Nutr, 2019,109(3):509-16.
[2] Kim Y, Je Y, Giovannucci E. Coffee consumption and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a meta-analysis by potential modifiers[J]. Eur J Epidemiol,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