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蓝瓶咖啡中国大陆首店在上海开业。
作为一个以空间设计优势突出的品牌,蓝瓶咖啡先后在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开设多家门店。
上海的蓝瓶新店,和开在日本的店有哪些设计理念上的相同和不同?经过对比,可以发现一些蓝瓶咖啡的空间设计规律。
先来看一家开在日本的蓝瓶咖啡。
这家位于日本白井屋的Blue Bottle Coffee,隐匿在被绿植覆盖的“洞穴”型建筑内,让人对门店的内部空间布局十分好奇。外部空间的瓶子形状窗户,贴合了“Bottle”概念,增加空间设计的细节感与趣味元素。
入门处的品牌信息露出较少,仅放置了标志性的蓝瓶子品牌符号,尽量避免增添较重的商业气息。在室外还设置了就坐区域,让消费者在喝咖啡的同时,可以近距离感受被大自然包裹的新奇体验。
吧台放在较为醒目的位置,从室外便可看到咖啡师冲泡咖啡的场景,治愈的画面引起路边行人进店探索的欲望。虽然整体空间不大,但Bule Bottle Coffee仍然选择了长沙发作为空间的主要座椅类型,营造公园的空间感,椭圆型沙发让空间视觉变得柔和,起到很好的放松视觉作用。
地面上采用的红砖块,是许多历史建筑中用到的砖块,与墙面的水泥元素相互衬托,将建筑最内里的元素展露出来。
再来看蓝瓶咖啡开在上海的首店。
上海的Blue Bottle Coffee选址沿袭了一贯的风格,选择在复古风的裕通面粉厂员工宿舍旧址开设门店。外立面仍然保留了旧建筑的形态,墙面上的蓝瓶子品牌符号与红砖、青砖组成的外立面形成强烈反差,视觉上十分醒目。
穿过复古的红木门,走进一楼空间,整体色彩较为统一,由简约的白色构成。利用空间原本的红木格子窗作为空间装饰,带出空间的复古气息。金属银色的操作台与就坐区域,又为空间增添了新潮感,让空间内的传统与现代的气息达到平衡。
二楼空间则以原木色替代了一楼空间的金属银色,与白色墙面结合带出温馨、文艺的空间视觉感。对比一楼区域,二楼的就坐空间更多,座椅的样式也有多种选择,让整体空间更加多元化,在旧建筑里构建了一个前卫的空间。
总结蓝瓶咖啡这两组的门店选址和设计:
- 都避开了商业气息浓厚的商业综合体,艺术性极强的历史建筑本身就很具有话题性;保留了空间原有的体验和风格,不额外借助过多的设计手法,去破坏建筑本身带来的独特空间体验;内部空间简单,但大logo标签和风格,保持一贯特色,形成风格。
总体来说,无论做产品还是做设计,蓝瓶咖啡以“纯粹”吸引消费者。保持简单的同时,也有独特标签和个性,这对咖啡做连锁的设计或许是个启发。
统筹|笑凡 编辑|晓夕 视觉|江飞文章经授权转载自餐饮视觉研究室(ID:cysj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