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普遍、普遍、太普遍。我们接触最多的就是用水直接冲泡,或者是直接在茶饮店中买一杯美味享受。但古人如何喝茶呢,今天我们就来理一理。
咀嚼话说这上古时期,神农氏尝百草时就顺道尝过了茶。好奇的他发现,这种绿色的小叶片其实是一味良药,有清热解毒、提神、醒脑之功效。于是,他把这记录在《神农本草》中:“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在神农的带领下,先秦时代的人民将茶叶直接放入嘴里咀嚼,以解除一天的疲乏。所以,再有人问茶叶能吃吗?答案那是肯定的。
粥茶法到了春秋时期,人们从将枝条和芽叶从茶树上摘下,并放在水中烧煮。煮沸后,将茶汤一饮而尽。这种饮茶的方法,称为“粥茶法”。
杨华在《膳夫经手录》中写道:“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所谓粥茶法,就是把茶叶和煮菜叶一样煮成菜汤。这种茶叶“菜汤”味道苦涩,由此被称为“苦荼。”这是饮茶的第二形态。
擂茶的雏形到了西汉时期,人民生活有点好起来了。苦茶那么苦,人家喝不惯了,于是,就琢磨着怎么改良一下饮茶方式。
他们在煮茶时,添加了“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同煮,依靠这些佐料和刺激性调味品的气味,来掩盖茶叶自身的苦涩,但是究其本质,依然不过是加了调味料的菜汤罢了。
这种饮茶方式,和如今的“擂茶”颇为相似。擂茶,主要流传于益阳安化、桃江、常德等地。起于汉、盛于明清。擂茶一般以大米、花生、芝麻、绿豆、食盐、茶叶、山苍子、生姜等为原料,用擂钵捣烂成糊状,冲开水和匀,加上炒米,清香可口。
末茶法到了晋代时,人们不再煮完整的茶叶了,而是将其碾成粉末。到了唐代时,以茶叶粉末煮茶的风俗早已流传开了。这种饮茶之法,被称为“末茶法”。从此,饮茶告别了“粥茶法”的年代。
而“末茶法”又一路东渡扶桑,到了日本后,被奉为至宝并一路发扬光大,称为“抹茶”。没错,你吃的抹茶冰淇淋、抹茶奶茶、抹茶奶茶都是这么来的。煎茶法陆羽在《茶经》提到一种流传甚广的“煎茶法”。即先在风炉上的茶釜中煮水,待水微沸之后,将碾好的茶末投入釜心之中,随即用特制的竹筴搅动,等到茶沫满溢之后,将茶汁酌入茶碗中饮用。
煎茶的过程中,还需依照个人口感加盐调味。使用这种煎茶法,饮茶时以舀出的第一碗茶汤为最好,称为“隽永”,以后依次递减,到第四五碗以后,如果不特别口渴,就不值得喝了。
点茶法到了唐代后期,一种更加新颖的饮茶方法被发明了出来。此法将茶末置于茶盏之中,另在茶瓶之中煮水,待水煮沸后,再持茶瓶注入茶盏中冲点,由此,被称为“点茶法”。
点茶的过程,琐细而严苛:
备好茶末,烧好热水之后,先要以小火预热茶盏,以避免注入的开水在冷茶盏中变凉。再用一种叫“茶则”的长柄小勺,从茶罐中舀出一钱七分茶末,再用“茶匙”从“茶则”中轻刮入茶盏。(就这么一个步骤就得两种工具)
然后再在茶盏加入一些水,调匀茶末,称为“调膏”。怎么说呢,大概就跟搅合黑芝麻糊差不多的感受……然后再用茶瓶向内注水,水温务必要适中,因为偏凉的话,茶末会浮起,偏热的话,茶末又会下沉。
注水的同时,还需用“茶筅”击拂。“茶筅”是一种竹制茶具,外形和打蛋器有异曲同工之妙。
散茶法到了明朝时,明太祖朱元璋提倡节俭,否定了奢靡的“点茶法”。他亲自下诏,令“罢造龙团,惟芽茶以进。”所谓芽茶,就是指我们现在所用的散茶叶。
从此,饮茶进入到了“散茶法”时期,并延续至今。直接在壶或盏中沏泡散茶,就成了饮茶的主流形态。饮茶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人们对茶的利用简单而方便了。饮茶方式简约化了,人们只好转而追求茶叶和茶具自身的高档程度了。
随着演变,茶饮的制作方式不断的在改变,如果仔细归纳,现代茶饮的制作大致可再分为。
雪克法:经典的泡沫红茶,使用雪克杯,将茶汤与其他原料相互撞击,让其产生更融合的口感。
冷泡发:采用温度30度左右的水,让茶叶在容器内自由挥发。
图中萃茶工具是有着古典风格的虹吸壶从咖啡的制作中我们也获得灵感,开始了让茶饮更加具有时尚性的制作方法,滴滤法、萃取法(茶咖机)、虹吸大法……
茶饮还会有什么更新奇、更好玩的制作方法呢?等待你们的创造。
—END—
饮品界整理报道部分资料来自|知乎 编辑|小W 版式|小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