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与友人的交流中,日常地聊歪了,在惯例的嘘寒问暖后,其中插进了“卡布奇诺”的字眼后,然后楼就歪了。
再往下就涉及到个人隐私,就不放了但这引起了前街想说这个话题的想法,怎样才算正宗的卡布奇诺咖啡?谁会在意是否是正宗的卡布奇诺?卡布奇诺的特点应该是什么?前些日子,一个咖啡up主在一期探店视频说过一句经典台词:“这是哪国的卡布奇诺。”由于当时这个视频的另外一个观点引起了大家的“热情交流”,这个点就被盖过了。前街并不是要辩黑白,单纯觉得这个话题思考起来特别有意思。大家应该都知道,近代的意式咖啡发源于意大利,卡布奇诺也算得上是意大利的特色咖啡饮品了,那么参照意大利人的卡布奇诺做法应该是最为正宗的吧!前街并没有能与意大利的咖啡师进行直接的交流,只能依靠发达的互联网去寻找卡布奇诺的真相。卡布奇诺的出现并不是短时间内突然蹦出来的,而是有一段相对长的演变期,在卡布奇诺出现之前,就已经有咖啡兑牛奶饮用的习惯,而到了1905年时,真正意义上的意式咖啡机才诞生,到了20世纪30年代才出现卡布奇诺的文字记载。
相传这名字的由来还是卡布奇诺其表面的白色泡沫带着周围一圈棕黄色的油脂奶沫像极了俯视观望的方济会僧侣(方济会僧侣的着装是浅棕色长袍加上白色巾帽),而卡布奇诺“Cappuccino”的名字就是由“Capuchin”(连帽教袍)演化而来。
而到了1947年,能压出“Crema”的咖啡机才出现,所以我们所认为的正宗意大利卡布奇诺的印象是在此刻之后才成型的。根据网络上对卡布奇诺的定义为1/3为浓缩咖啡,1/3为牛奶,1/3为奶泡组成的一杯小小的咖啡(根据一份浓缩30ml计算,卡布奇诺的容量大约在120-180ml),奶泡表现绵密细腻,最好为11分满,还要配上标准性的外观“黄金圈”,通常意大利人只会早上喝卡布奇诺,并且喜欢往上面撒上肉桂粉或者可可粉。
但是,如今意大利的咖啡馆都不保证符合这样的标准,因为人们的饮食习惯会改变,科技也会在发展。比如以前人们想都不敢想的浅度烘焙咖啡豆。任何一个地方的特产进入到一个新地方时,都会与当地的文化交融,形成具有一定当地特性的“新事物”(尽管还是沿用了原来的名字),就比如意式咖啡进入了澳洲后进行的文化碰撞,产生出“澳洲意式咖啡文化”。正如开头友人所说的「来一杯热的卡布奇诺」,指的是用它的胶囊咖啡机压份咖啡,倒上发好泡沫的牛奶,享受牛奶与咖啡交融带来的“啡香奶甜”,奶泡带来的绵密而热腾腾的口感。前街认为,关于意大利古早的正宗卡布奇诺做法,前街认为使用“传统”、“经典”的字眼表示会更贴切,如今世界得益于网络的连接使得大家的信息交流变得紧密,各地的卡布奇诺变化比较明显的是,奶泡总体变薄了,应该是拉花文化的盛行,有一个好看的花型是咖啡师秀技能的最直观表现;杯量区间变大的,一些走外模式的咖啡店普遍会使用比较大的杯量(240-360ml不等),一些精品咖啡店则会倾向小杯量(180-240ml)。
咖啡店是被人认为做专业做咖啡的地方,抛弃外观来说,卡布奇诺该有的特性还是需要表现出来的。前街认为卡布奇诺的特征是小杯量、咖啡味比较浓郁,绵密的厚奶泡,口感绵密厚重。在现在,咖啡豆品质,烘焙理论、萃取理论、咖啡机都比以前更上一层楼,卡布奇诺这款饮品随着潮流而变化,也是一个正向的选择。不过,咖啡店在进行改变卡布奇诺的时候,也请注意不要掩盖了特性,要是奶泡厚度与拿铁雌雄难辨,味道也与拿铁不分上下,那么……不就是小号的拿铁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