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精品咖啡文化杂志饮品界网 手冲的英文是什么? 如果在日本问稍微懂点咖啡的人,大概十个会有九个回答你:“HandDrip”,但如果在欧美,毫无疑问的手冲的英文应该是“PourOver”。 手冲,起源于欧美,而盛行于日本。而语言的使用,往往有其文化中意识形态的影子。 “PourOver”普遍翻译作“滴漏”。我们在进入手冲世界的时候,对于手冲的想像模板有九成九都长一个样:拿个滤杯,先闷蒸、在注水、最后等水漏得差不多的时候就移走……这样子的手法,从路边小店,到最知名的精品咖啡店和连锁店里都能见到。这便是源自于滴漏“PourOver”概念的欧美手冲咖啡。 滴漏式咖啡,侧重粉水比、水质、温度、研磨度……等“参数”。如果依照SCA协会的“金杯萃取”概念,如果有方法找出一支豆子的“金杯参数”,可能就算是拿一只保温瓶来制作滴漏式咖啡也不会不好喝。 那,“HandDrip”到底又是什么呢? 其实“HandDrip”这么名词,源自于日本,明显是种出自非英语社会的产物,要是早期欧美人听到,搞不好脑中还会浮现一堆手从空中滴下来的蜜汁画面。 不过如果你实际去到日本的老喫茶店,看著老师傅一手持法兰绒,一手持手冲壶,点滴冲煮一杯醇厚咖啡的画面,你就完全不会觉得“HandDrip”这个名词是抽空的存在。 日本的咖啡文化可以说是相当独树一格的,不过或许是整个日式饮食文化皆然,“人”本身在咖啡上占有的比重是相当重且无可取代的。 就如同小野二郎在寿司上的钻研、早乙女哲哉在天妇罗上下的功夫一样,不同人的冲煮咖啡也一定会带出不同人的性格。既然味蕾不同,没理由对〝最好的味道〞会有一模一样的想像,这也是日式职人们的“手作情结”。甚至为了应对自己流派的手法,很容易衍生属于该流派的“器具”。 当然,器具仅是辅助,人还是通往美味最为关键的那把钥匙,在日式手冲法中,最开始的练习一定告诉你:“参数都固定了,不要去动!”原因也很简单:容易进行对比。 老师和你用的一样的豆子,一样的参数,喝起来如果差很多,那一定是你的手法出了问题,还有校正的空间。肯定是要练到手法“百发百中”,才会被师父允许去更动一些参数,哪怕是日式手冲最商业最容易上手的手法皆然。 一般来说,手法影响的东西很多:从水的流速、咖啡粉膨胀生成的排气&滚动空间、杂质的分离……等等。每一个日式手法,也都有各自对于这些影响的见解和应对,并且要求从“稳定冲出一样品质的咖啡”,努力向上走到“稳定冲出心目中最好的咖啡”。 产生“HandDrip”这样一个名词的日本咖啡文化,本身侧重的,是“手法”这个最复杂的〝参数〞在一杯好咖啡中扮演的角色。你试过明明控制了粉水比、刻度、温度等参数,还是不能稳定煮出自己喜爱的味道吗?实际上你就是被“水流”、“水对粉的搅动”、“咖啡粉膨胀程度”…等这些即便是冲煮同一次豆子,每次冲煮都或多或少有所差异的“特殊参数”困扰。 在冲煮手法上,日本职人们百年来累积的对付这些“特殊参数”的经验是无与伦比的: 豆子不排气了嘛?日式手法有一套 豆子烘太深了冲起来好苦?日式专门煮这种的手法有好多 豆子的品质不好有太多杂味怎么办?品质难道会比一百年前的糟吗?教你冲! 豆子没烘熟有生青味怎么办?不用担心,换一家店买就好了! 再来讲解一下,我们最常接触的、从“第三波精品咖啡浪潮”延伸出来的欧美手冲概念,并对参数影响一一揭密。 首先,为什么要特别说是从“第三波精品咖啡浪潮”延伸出来的手冲概念呢?因为第三波精品咖啡的重点在于“最忠实的去呈现(烘焙师心中的)产地风味”。那么,从其延伸出来的手冲概念,自然也就依从于这个原则之下。 一杯咖啡,能溶于水的物质有限,而其中也有好有坏,同样一杯冲咖啡用的水,也有其溶解度的限制,“如何在有限的溶解度中,尽可能地带出代表产地的好风味”便是欧美手冲的技巧所在。 手冲参数一:刻度 刻度小,接触水的表面积大,物质溶出速度较快 刻度大,接触水的表面积小,物质溶出速度较慢 这虽然还牵涉到颗粒形状的差异,但事先简而略知的带过就好 手冲参数二:水温 温度高,较易萃取出物质 温度低,相对较难萃取出物质 手冲参数三:水流大小 水流较大,接触咖啡粉的时间就相对少 (因为滤杯端压力到一个程度就会流到下壶) 水流较小,接触咖啡粉的时间就多,因此萃取的物质也较多 手冲参数四:流速 水流较大,接触咖啡粉的时间就相对少 (分次注水也是一样的概念,但又牵涉到滤杯导流的进阶问题) 水流较小,接触咖啡粉的时间就多,因此萃取的物质也较多 手冲参数五:粉水比(几克粉冲多少克的水) 粉水比高,萃出物质多 粉水比低,萃出物质少 所谓的“物质”,又分为“较易溶于水”和“相对难溶”。易溶于水的〝好味道〞,是酸香味;相对难溶的〝好味道〞,是甜味和油脂(甘苦味也是,但第三波精品咖啡不谈苦)。还有所谓的〝糟味道〞,就是涩(容易溶的)、咬喉的药苦味、焦味(不容易溶的)等等。 那么——所谓“萃取出来的物质”有哪些味道呢?答案是:“全部都有!” 好在,固定量的水只能承接固定量的溶出物质(溶解饱和)。较易溶出的味道的“上车”速度快,单位时间内就会溶入比较多的易溶出味道。所以上面所说的全部参数如果往〝易萃出〞的方向调整,则容易得到一杯偏酸的咖啡。 但是由于酸、苦、甜、涩的分子并不是绝对谁先谁后,所以我们需要后段的“甜、油脂”来掩盖涩,衬托酸香。虽说第三波精品咖啡的浅焙概念不易出现咬喉的药苦味、焦味,但如果我们把参数都往后调,尽可能溶出物质,到最后很可能得到的就是一杯有口感的甜水…… 一杯咖啡如果只有酸香,没有油脂和甜味,应该不能算是一杯好的精品咖啡,反之亦然。欧美手冲与日式手冲的区别? 假如说,每一杯好咖啡的风味都被锁在了豆子的最深处。欧美的参数取向,就犹如每只豆子都需要用不同的“钥匙”应对,去达成萃取最佳化。只要找准钥匙,一掰就开。而日式职人,则以同一套千锤百炼的“万能钥匙”,仔细揣摩探索,来撬开每一只豆子不一样的锁头。 也没有谁对谁错的问题,就只不过是从两个文化能接触到的不同起点出发,因此对于好咖啡的制作过程有了不一样的认识而已。 习惯了学院派三段式萃取的人,通常会觉得日式手冲里面有很多手法都是莫名其妙、不知所谓,其实并没什么好奇怪的,毕竟再也没有其他冲煮参数,会比手法对萃取影响得更多。 在手冲过程中,“平衡”才是重点,如何让好味道平衡,又能掩住涩味的缺失?我们也很想知道答案,毕竟每只咖啡所含物质不同,每个人口味喜好的平衡点也不同,只能靠多冲几次来累积经验捕捉了。 毕竟,咖啡世界深如海,非三言两语能道尽啊——【推荐阅读】:【新手进阶】手冲总是练不出好?练习手冲该注意的三个重点手冲咖啡的精进之道——如何冲一杯会说话的手冲咖啡?从种子到杯子─越来越少被重视的“手法”真的不重要了吗?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网站部分内容如图片、我们会尊重原作版权注明出处,但因数量庞大,会有个别图文未来得及注明,请见谅。若原作者有任何争议均可与网站联系处理,一旦核实我们将立即纠正,由“饮品界网”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本文意在传播咖啡文化,若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