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是一个在咖啡行业中中经常被提到的概念,常有“生豆密度越高越难发展”、“熟豆密度越低越容易萃取”等等的说法。但我们真的知道为什么吗?其中会不会有什么可以继续挖掘的信息?
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密度是对特定体积内的质量的度量,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可以用符号ρ表示,国际单位制和中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密度的单位为千克/米3。
在咖啡行业中,一般用作衡量咖啡豆密度的单位是g/L,即每等同于一升水(一立方分米)体积的咖啡豆,它们的重量有多少克。国际标准的方法叫做自由落体密度(自行百度),但实际上这个测量的方法误差不小——用一个已知容量的容器,装满咖啡豆,这些咖啡豆的重量和容器容量的比值,就是一个用这个方法测量出来的密度系数。今天即使是看起来很高端的Sinar BeanPro,测密度的时候其实也差不多是用这个方法,更多的扩展阅读在下方,感谢Royal Coffee的总结分享:https://royalcoffee.com/green-coffee-analytics-part-iv-density/关于这个测量方法,我想强调三件事:误差不小此法测量的生豆密度一般在800g/L上下,而水的密度为1000g/L,就这个数据比较已经能看出问题——密度比水小的物质,一般只会浮在水面,而我们最常接触的高海拔咖啡生豆,是沉底的。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生豆之间有很大的间隙,只有倒进去纯水补满了,然后用容量减去水量,得出更加接近真实的体积,这样就能算出接近事实的数据,举例说明,我们试过用这个方法,将标准数据750g/L的一款生豆,修正为1150g/L,后者是符合沉底现象的数据,也是更接近事实的数据。更精确的方法应该是“排水法”。
(截图自youtube杰恩咖啡对Sinar的介绍视频)测量方便,国际标准虽然距离客观事实误差很大,但是这是一个泛用的国际标准法。在一样的测量方法当中,咖啡豆之间密度的对比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至于这个方法用起来有多方便?我们只需要一个已知容量的容器,还有一个秤,还有一把直尺,就可以了;比方说,我们有一个容量200ml的杯测碗,把它放在秤上重量归零,然后尽可能往里面放满想要测的生豆(标准方法是距离10cm自由落体倾倒),最后用直尺沿着杯口把过多、过高的豆子扫掉,然后测一下放里面的生豆有多重,假设豆子重160g,那么这款豆子在这个测量法下的密度就是:160÷200
x1000=800g/L。也适用于熟豆用跟上面完全一模一样的方法进行测量,熟豆的密度同样能够方便地测出来。而我们首先要讨论的内容,反而是从熟豆的密度开始。承认并了解这样的误差后,我们回到应用上。已知密度、重量的时候,就能计算出对应的体积。假设,今天我们有同一款生豆,烘焙出来不一样的烘焙度,它们的密度和体积的关系有:
颜色更深的豆子#1,在相同的重量下,体积大了有57÷44≈30%!!这意味着:我们即使用同样的研磨(假设颗粒分布完全一致)、完全一样的热水来萃取这两只熟豆,#1的接触表面积就比#2足足多了30%,直接意味着萃取效率也可能提高了30%!之前我们在“深烘难于上天”(文末有参考链接)的内容里已经了解到,深烘的咖啡在相同的粒径范围(意味着基本相同的接触面积)下,萃取效率有可能比浅烘更慢的。但这一特点无法中和体积带来的萃取加速,再加上“深烘豆在研磨时更倾向于精细分布”,都支撑着“熟豆密度越低越容易萃取”这个说法。除此以外,体积更大也意味着萃取的过程中更难以取得均匀的效果:1、浓缩、滴滤:粉层更厚,萃取上下差更大。2、浸泡:粉层更厚,萃取内外差更大。最后我们梳理一下今天的逻辑,下面表格的前因后果顺序是从左到右:
最后,我的提议:1、 即使生豆不一样,其实你也可以通过直接测量熟豆密度,协助判断一款既定熟豆的体积。2、 根据这样的对比,除了最常用的降低萃取效率的调整外,其实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是减少冲煮量——等比例减少咖啡粉的量,例如原本是15/250的比例,什么都不变的情况下,减少到12/200 ,如此类推。扩展阅读: 1、深烘对研磨的影响2、特定条件下深烘的萃取效率
版权信息:以上文章内容转载自【微胖的烘焙师】,转载请联系原作者。作者:微胖的烘焙师侵权请联系:weixin@coffeesalon.com投稿合作:tips@coffeesal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