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16小时,就为一杯咖啡……
最近,加拿大国民咖啡Tims落户上海,被消费者疯狂打卡,与Lady M当初开业上海的盛况,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回我们要聊的不是消费者的狂热,想谈论的主题是:大牌们练摊,为什么都选择在上海?这里几乎是茶饮头部品牌的大本营
这似乎是不争的事实,茶饮的头部品牌要么总部在上海,要么首店开在上海。
总部在上海的,除了喜茶和奈雪,以及其他区域性品牌,绝大多数的总部都在上海。
劲旅型品牌有:coco都可、快乐柠檬、1點點、米芝莲、桂源铺、沪上阿姨,等等。新锐型品牌有:乐乐茶、鹿角巷……
当然,也有很多品牌的首店开在上海,当作试金石。例如,最近新进的台湾奶茶龙头老大清心福全,还有此前春水堂旗下的茶汤会,如此等等。
此外,还有很多的初创品牌和成长型品牌都想打入上海市场,以一试拳脚,或大展身手。
所以业内流行这样一句话:深圳是奶茶店创品牌的城市,上海是检验品牌的城市。上海具备了怎样的魔力?
我们先来看一张模型分析图:
▲图中左边是餐馆数量和人口数量对比关系;右边是品类数量和人口数量对比关系。
明显看出,餐饮受人口数量影响很直接;而品类数量随着人口数量增长到了一定节点后反而趋于平缓。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Nathan Schiff在获奖论文《城市与产品多样性》指出:城市人口密度与餐厅品类多样性成正向关系。
言下之意,如果这个城市人口多,但是面积大,人们居住分散,对餐饮品类多样性并没有帮助。
上海的人口为2415.27万,面积为6340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3810(每平方公里人口),远高于北京(人口密度为1323),仅次于香港(人口密度为6,544)。
所以,从理论上分析,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上海有包容更多茶饮品牌和店面数量的实力和可能性。
这种模型分析,给出了上海能够成为品牌高地的基础,但能否成就品牌,我们再来看看其他触发的机制和因素。
首先,从宏观层面上,因为我们强调和坚持从大背景下研究事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根据最新公布的《2018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去年上海市人均GDP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国第一。
GDP方面,2018年,上海市GDP为32679.87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6.6%,增速与全国持平,总量稳居全国城市排名第一。
如果按常住人口计算,上海市的人均GDP在去年达到13.5万元人民币,已经跻身发达经济体水平。
当一个地方经济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会加速汇聚,这是成就品牌的必要前提。星巴克和costa的发展轨迹验证了这一点。
此外,CBNData联合口碑相关大数据,提供了分析的另外两种视角:
01克勒精神“老克勒”是老上海话中常用到的一个词,多指那些见过世面的海归洋行职员、老一辈白领等。
上海“老克勒”总是带着一股子精致,吃得精致也是根植于上海饮食气质中。
从2016年开始,米其林已经连续三年发布上海米其林指南,截至2018年,共评出34家上星餐厅,除了美味,只能用一个“贵”字来形容。
上星餐厅中,最高人均5000多元,最少也要三、四百元,不可不谓高端。
在“克勒精神”的驱动下,上海的食客们对高端餐厅趋之若鹜。CBNData研究显示,上海高端餐饮店整体订单数呈高速发展状态,尤其是2017年下半年,增长势头迅猛。
从人群来看,财力相对雄厚的80后、85后当仁不让,成为高端餐饮店消费的主力军,在2018年Q2上海高端餐饮店各代际的订单占比均为22%,90后紧随其后占比为16%。
02吸红“潮”范
从口碑数据可以看出,除了小吃快餐外,在年轻人相对较多的徐家汇、五角场和中山公园等商圈,奶茶甜点这两大品类均位于手机点单的TOP1,而且奶茶咖啡等休闲饮品消费量超过了所有正餐笔数的总和。
CBNData研究发现,85后和90后是上海网红甜品店的主力消费人群,但95后已经有日益赶超之势——相对其他年龄段,网红店订单占比较去年有明显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60前的消费者们也爱上了奶茶,2018年他们购买网红甜品的数量增速要远超其他人群。中国饮品快报推出“奶茶店老板实战交流群”想开奶茶店的,先向成功的奶茶店老板学学,可以大幅降低开店风险。奶茶店老板,你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别的奶茶店老板可能早已遇到了,你正在伤脑筋寻找的解决办法,别的奶茶店老板可能早就找到了,加入中国饮品快报“奶茶店老板实战交流群”和同行交流,事半功倍。(入群办法:请将本文转发至你的朋友圈,然后加小编老黄微信,扫下面二维码)
—————END—————
中国饮品快报编辑|小W 版式|小N
我们致力于为奶茶、咖啡行业提供全面而独到的资讯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快报精选 | 好原料点击下方logo去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