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饮品店会出现半糖、微糖的选项,只是因为要实现DIY服务吗?
为什么要做季节限定饮品,真的只是供应链问题吗?
咖啡店为何要在杯子上写顾客的名字,真的是为让他们感觉是上帝吗?
……
这一切,都可以用心理学来解释。
如果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那些成功的茶饮、咖啡品牌们都在巧妙的使用。
01 | 非理性价值评估
我们经常不解,为何味道几乎相同的饮品,在不同的店面可以卖出不一样的价格。那些价格高的门店,他们的勇气在哪?
除去开店、宣传等成本因素外,在经济心理学中有一种叫做“非理性价值评估”的理论也在影响着消费者的判断。
这种理论核心意思是消费者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不会客观的评价产品,他们会根据商家提供的引导去计算价格。
所以,充满设计感的杯子,或者独特的店面装修,都可能影响其产品定价。有一个成语叫“买椟还珠”,虽然故事有些讽刺,但那个漂亮的盒子确实吸引了顾客购买,其内在的产品并未让其所动。
这也就是“颜价比”在当下饮品市场大为流行的原因。
02 | 错失恐惧症
多数人都害怕错过,讨厌失败。错失的心理痛苦是得到某种东西快乐的两倍。这就是心理学中的“错失恐惧症”。
所以,当我们看见某饮品品牌产品即将下架,最后三天即将离开等宣传时,会产生购买的冲动,至少会有些好奇。这也是为何近年来有许多季节限定饮品的出现。
但这种心理起效的前提,是产品本身真正的稀缺性。如果你的产品下架,但在其他地方还可以购买到,其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03 | 鸡尾酒会效应
鸡尾酒会效应原意是指人的一种听力选择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人的谈话之中而忽略背景中其他的对话或噪音。
这种效应表明,我们的大脑会放大相关信息,从而将注意力集中于其上。
在咖啡杯上写上顾客的名字,并在出杯时叫出顾客的名字,会让消费者感觉自己有被尊重,这种体验相对饮品店出品时叫XX号的体验更佳。
再回想一下奶茶店的经营日常,一个顾客下次再来时,如果能够凭借店员印象说出他上次点了什么饮品,或者下单小程序能够记录他最近喝了什么产品,经常选择的糖度是什么并提示时,相较其他门店,在产品品质接近时,他会对谁的依恋更强呢?答案不言而喻。
04| 宜家效应
宜家效应是消费者对于自己投入劳动、情感而创造的物品的价值产生高估的价值判断偏差现象。
在奶茶店中,我们会发现明明有各种小料拼配好的奶茶,门店也明明可以将糖度降到一个较为合适的尺度,以适应大部分消费者。但他们却提出了糖度、温度、小料自选的服务,甚至出现隐藏菜单攻略。
其目的就是让消费者为自己的产品投入感情,从而产生新的价值。
这也是为何许多消费者自己搭配的饮品,甚至动手做的奶茶,即使并不好喝,但也认为比常买的奶茶店强的原因。
开奶茶店不再只是制作产品、打扫卫生的初级阶段,掌握消费喜好以及其心理,并以不同形式投其所好,将是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永久探索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