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因提神解乏的功效而传播到世界各地的第一次咖啡浪潮,以及二战后风靡世界的意式蒸汽萃取浓缩咖啡浪潮,第三次咖啡浪潮在十年前产生,以生产高质感咖啡为主要概念,强调咖啡的地域之味,提倡浅度烘焙,突显咖啡本身的个性。 随着咖啡豆品质的提升,人们不仅仅采用深度烘焙,判断一杯好咖啡的标准也由精湛的拉花技术,或是由烘焙带来的焦糖感和醇厚度,发展为对不同产地咖啡单品更为丰富层次的“风味轮”的体验,或是对咖啡豆的生产、采收、加工,以及对于咖啡制作每一个环节的重视。 2002年被视为第三次咖啡浪潮重要构成的Blue Bottle在美国旧金山湾区创立,它的名字来自于维也纳的第一间咖啡店,似乎是在向旧咖啡时代致敬。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这三波咖啡浪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第一波浪潮 第一波咖啡浪潮:1940年-1960年,咖啡速食化 主要是由战争催生的,在二战时期,美国将咖啡作为士兵的配给品,此时的咖啡为了保证战场的实用性以及大批量的生产能力,都是速溶咖啡。 美军平均每人有每年15公斤的配给量,很多士兵都因此在战场上染上了咖啡瘾,战后雀巢、麦斯威尔等速溶咖啡公司以速溶咖啡方便便宜的优点,攻占了美国市场,也迅速在全世界普及。雀巢成为第一波咖啡浪潮的代表品牌第二波浪潮 第二波浪潮(1966~2000):1966年,荷兰裔移民的Peet(毕特)在美国加州开了一家Peet’s Coffee and Tea,美国咖啡才开始打翻身仗。擅长欧洲式深烘焙的他,给美国咖啡赋予了新的味道,让美国人民被重度烘焙咖啡折服,这使得咖啡在美国进入一个新的局面。 Alfred Peet,二战后从荷兰移民到美国,于1966年在旧金山创办了Peet's coffe 的第一家店。特点是重度或者深度烘焙,而且,只提供高浓度冲泡的单品咖啡,对喝惯了洗碗布般的美式淡咖啡的美国人来说,简直就是”味觉大爆炸”,慢慢地,尝鲜客上瘾了,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客户群。Peet's成为了当时的网红店。 1971年,Peet先生的仨徒弟:Jerry Baldwin, Gordon Bowker, Zev Siegl在Peet的帮助下,在西雅图创办了星巴克。早期的星巴克完全仿照网红Peet's的模式——brewing bar+咖啡豆批发零售,店内只卖滤泡式咖啡,没有拿铁,没有卡布奇诺。 星巴克开业第一年使用Peet's的咖啡豆,第二年销量大了,开始自己烘焙,1971年,毕特的三个徒弟最初使用毕特的咖啡豆成立了星巴克。1987年,Jerry Baldwin无法将星巴克/皮爷咖啡合二为一,时任星巴克执行长鲍德温(Baldwin)把星巴克卖给了当时的营销经理霍华德。(上图左起:星巴克创始人 Zev Siegl,Jerry Baldwin 和 Gordon Bowker ) 之后星巴克将第二波咖啡浪潮的代表深烘焙阿拉比卡豆做出的各种花样意式咖啡发扬光大,遍布全世界。而星巴克是当之无愧的第二波咖啡浪潮的代表者,最显著的变化是使用新鲜的咖啡豆制作现磨咖啡。“星爸爸”舒尔茨突然宣布离职,可能竞选2020美国总统,舒尔茨捧红了星巴克,他是一个传奇第三波浪潮 第三波浪潮(2001~至今)更加注重咖啡地域之味的不同,规避使用较重的烘焙程度,倡导用轻度烘焙表达咖啡的原本风味,重视低污染处理之法,滤泡咖啡成为主流。许多品牌已经实现了产地直送烘焙场,门店使用新鲜烘焙的咖啡,并使用更加科学的方法诠释咖啡风味。代表品牌://树墩城咖啡(STUMPTOWN咖啡) 由DUANE SORENSON先生于1999年创办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是美国最著名的精品咖啡烘焙商之一,被称作“波特兰咖啡产业的变革者”和“咖啡饮用者的味蕾精炼人”。 DUANE SORENSON花费大量时间寻访各咖啡生豆产区,与咖农建立长久、友好的合作关系,常以高出公平贸易3~4倍的价格购买优质生豆,曾经创出生豆最高采购价纪录。STUMPTOWN咖啡烘焙商和DUANE SORENSON本人被誉为“咖啡运动第三浪潮”的引领人。//知识分子咖啡(Intelligentsia Coffee )知识分子咖啡明确提出咖啡就像红酒一样,每个地方、每个产区的咖啡,最终都有本质性的区别,“产区是万味之母” 所以要像品红酒一样品咖啡。1995-2010年,知识分子咖啡在洛杉矶、芝加哥、纽约等地一共开了六家店,两个工厂,还开了一所咖啡学校。从2003年美国咖啡师大赛开办以来有四位冠军出自知识分子。由于得奖太多,知识分子从而宣布以后不再参赛,把机会让出来,并说出“冠军不必尽在我家,以免精品咖啡发展失衡”的豪言。 //蓝瓶咖啡(Blue Bottle)被称为手工咖啡馆的商业化标杆,从一个市集的小推车拓展到全球26家店,并获得了诸多互联网大佬如推特和照片墙的创始人杰克·多西的投资。它被称为咖啡界的“苹果”,而它的创始人詹姆斯·费里曼也被称为“咖啡界的乔布斯”。Blue Bottle到2014年,开出了19家门店,进行过两轮融资共计拿到了4600万美金,在当时就已经被估值数亿美金。2015年的夏天C轮拿到了7000万美金,领投方是美国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 Fidelity,另外一些名人也参与其中。最近,有一个小众咖啡品牌名为“ Verve Coffee Roasters ”(以下简称“Verve”),在星巴克和 Blue Bottle 为争夺精品咖啡市场斗得如火如荼之际,迅速走红。Verve不仅深受咖啡迷的青睐,还备受好莱坞的明星爱戴,曾经被《 GQ 》评为 The Most important Drink of Your Day 之一。在2013年,品牌更是拿下了“美国最佳食物大奖中的最佳烘培商”,这个奖项堪称“咖啡界的奥斯卡奖”。cription-url="http://www.yinpinjie.com/file/upload/202207/19/142051571.jpeg" />不过,截至2018年9月4日, Verve 在全球只有11家店,究竟 Ta 为何能开一家火一家,而且每家都能惊艳一众粉丝?Verve 的2位品牌创始人 Colby Barr 和 Ryan O’Donovan 是大学同学,因为同样酷爱户外和水上运动,2007年,他们从寒冷的旧金山市区来到湾区北部的冲浪天堂圣克鲁兹,并开设首家 Verve 。受欧洲咖啡馆的启发,Verve提倡“ Farmlevel to Streetlevel ”的咖啡生活哲学。Verve 的咖啡最大的特点是衷于原味的咖啡精神,顾客可以直接品尝到产地直输的庄园咖啡,关注咖啡制作的源头能得到自己想要的风味。Verve 倡导一种街头咖啡的文化,除了打造好自己咖啡的品牌,他们还试图创造咖啡社区。像其他第3波咖啡浪潮的践行者一样,从种子到杯子, Verve 重视有关咖啡的每一个环节。尤其是咖啡豆的种植栽培和烘焙,每个细节、每个环节品牌都苛刻把关。 Verve 采取直接贸易,付出更多费用去获取更优质的生豆。在店里, Verve 员工会根据每款不同的咖啡豆,选用不同的咖啡机、咖啡壶,咖啡的用量和水温,任何一步都不容出错。如果他们觉得咖啡冲泡出来后没有达到最佳口感,他们会告知消费者再稍等一会,然后重新冲一杯咖啡给消费者。在圣克鲁兹,Verve拥有一帮忠实粉丝,他们对咖啡的热情全然来自于Verve所分享的咖啡哲学。聚集起一群热爱咖啡的人,尽管 Verve 拓店速度并不快,但每开设一家门店都有节奏地打造了自己的品牌文化和特色。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在国内乃至海外拓展。截至目前, Verve 旗下已发展到美国圣克鲁兹4家、三藩市1家、洛杉矶3家及日本东京3家,共11家门店。每间门店设计风格加州感十足除了咖啡出品,Verve 的门店打造一直是业界所津津乐道的话题。Verve 门店设计深受斯堪的纳维亚美学风格影响:主张简洁干净的线条,宽敞、开放式的操作台带着一览无余的通透感。美国的门店设计多以 Loft 空间为主,有着能沐浴阳光和享受海浪拍打声的户外区;门店内部宽敞而明亮,木质搭配金属,简单塑造没有压力的咖啡空间。cription-url="http://www.yinpinjie.com/file/upload/202207/19/142051501.jpeg" />而日本的门店则各具不同风格,位于表参道的门店保留了洒脱自由的加州感。店面一如既往的黑白相间,加上大量的木质桌椅,略带美式工业的风格。而新宿区的门店,则是改走精致的邻家路线,仅为60平方米左右的空间却创造属于日本的轻松惬意。cription-url="http://www.yinpinjie.com/file/upload/202207/19/142051111.jpeg" />门店外观是一系列白色铁框玻璃和马赛克砖。镰仓店的风格则更为清新自然,一进店面就是浓浓的原木风。墙壁上的绘画是加州当地艺术家画的,非常具有文化气息。店内以木质吧台座位为主,取代一般座位过度浓厚的商业气息,相对迷你的空间用悬挂方式植入绿意,明亮的灯光照在墙上色彩丰富的挂画显露出清新、明快的风格。cription-url="http://www.yinpinjie.com/file/upload/202207/19/142051841.jpeg" style="caret-color: rgb(51, 51, 51);color: rgb(51, 51, 51);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font-size: 17px;letter-spacing: 0.5440000295639038px;white-space: normal;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text-align: center;width: 542px;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visibility: visible !important;" />在品牌的形象设计方面, Verve 的咖啡杯和咖啡豆等包装简单运用色块作为产品标签,鲜明而让人印象深刻。门店销售着各种适合居家使用的冲泡咖啡壶。重点是这些机器怎么使用,官网都有影片一一介绍,十分详细。此外, Verve 的门店内也销售着很多关于品牌的周边商品,从杂志、衣服到帽子,还有非常原生系列的帆布袋等等,种类繁多。开在 Blue Bottle 头上也毫不逊色尽管 Verve 在海外门店的数量远少于 Blue Bottle ,但两者都来自加州,都深耕精品咖啡领域,自然少不了一场比较。这犹如一场精品咖啡之间一场无声的较量。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在2016年, Verve 进军海外,跟 Blue Bottle 一样,都选择以日本东京作为海外首店。而且, Verve 把门店开进新宿南口 NEWoMan 购物商场2楼,而 Blue Bottle 则位于商场的1楼,直接骑到 Blue Bottle 的头顶上了。cription-url="http://www.yinpinjie.com/file/upload/202207/19/142051901.jpeg" />虽然在日本市场, Verve 和 Blue Bottle 都被视为北加州的2大代表作。不过, Ta 们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咖啡豆本身: Verve 是每周都会从美国直接空运咖啡豆到东京,而且每2个月,总部就会派人到东京考察;而 Blue Bottle 在进入日本的时候,将咖啡豆改用为当地产的。cription-url="http://www.yinpinjie.com/file/upload/202207/19/142051131.jpeg" />此外,Verve 和 Blue Bottle Ta 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原汁原味的直营店,而非加盟店,而在去年9月,瑞士雀巢集团宣布,以5亿美元收购精品咖啡品牌 Blue Bottle 的 68%股份。cription-url="http://www.yinpinjie.com/file/upload/202207/19/142051231.jpeg" style="caret-color: rgb(51, 51, 51);color: rgb(51, 51, 51);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font-size: 17px;letter-spacing: 0.5440000295639038px;text-align: justify;white-space: normal;width: 558px;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visibility: visible !important;" /> 对 Blue Bottle 而言,雀巢的收购,品牌将会迎来一个稳定快速发展的契机,蓝瓶咖啡进入中国的步伐在加快,快要进入中国了,而且“最快在今年”。引领着新一轮咖啡运动的蓝瓶咖啡 可爱的是,有蓝瓶咖啡的中国粉丝早已迫不及待,早在2016年10月份就在社交网络创建了一个话题“Blue Bottle Coffee进入中国提醒”,蓝瓶咖啡首席执行官布赖恩·米汉(Bryan Meehan)曾说,蓝瓶咖啡在中国地区开设门店,包括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
参考:Verve Coffee Roasters 官网,新电商研习社(ID:new_shop_)免责声明:本文图片全部来源网络,网站部分内容如图片、我们会尊重原作版权注明出处,但因数量庞大,会有个别图文未来得及注明,请见谅。若原作者有任何争议均可与网站联系处理,一旦核实我们将立即纠正,由“饮品界网”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本文意在传播咖啡文化,若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咖啡行业交流请加小編饮品界前街,微信号:yinpinji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