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品快报中纪委国监委发文介入食品安全问题,说明近期餐饮、食品加工业频发的食安事件已经触碰到全民性食安问题的阈值,国家动用最高层执法权力发声,其实是给所有涉及食安的从业者敲了一记警钟。
by Kuaibao
8月30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网红餐饮企业须守住安全底线》文章,对近期频频发生的网红品牌食品安全事故发声,要求在餐饮行业快速发展时期,食品安全是不能逾越的底线。
01PART ——国家在释放重大信号
文章指出,某网红火锅品牌使用黑作坊加工假冒“鲜鸭血”,某炸鸡快餐店炸鸡掉地后继续使用,某麻辣烫店汤料污秽不洁,某奶茶品牌使用过期食品原料,还有的品牌使用腐烂水果,某超市“发臭隔夜肉洗了再卖”,某餐饮店将隔夜死蟹当现杀活蟹卖……
近日,网红餐饮品牌的食品安全问题接连曝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加剧对食品安全的忧虑。
从国家组织架构上讲,中纪委监委并不直接管理食品安全问题,但却对食品安全负有监管责任的政府部门拥有监督权,粗略数一数,就包括了农业、市监、食药监、商务、卫生、粮食等十余个部门,都负有保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的责任。
这十多个部门涵盖了食品安全的纵向环节(生产、流通、销售)和横向市场(商场、超市、集贸市场、食品摊贩等)监管范围。
所以,中纪委监委发声关注食安问题,其实是将食安的管理力度拔高了一个层级,如果执法部门对食安监管不力,是要追究责任部门及责任人的不作为、履职不到位、失职等问题的。
一切举动都说明,国家对当前的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已经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02PART ——仅满足食安法规要求并不安全
作为茶饮品牌,在这种高压态势下,企业可能要花更多的精力,如细化食安管控章程,强化品控执行力等预防性工作上。
其实,保障食品安全,首要的是茶饮企业经营者要严格自律。
有媒体报道称,在2016年1月至2020年11月公布的关于餐饮场所销售的现泡茶、果汁等产品的质量抽检情况结果显示,监管部门抽检发现不合格新式茶饮共119批次,包括现泡茶、果汁等产品,不合格原因以微生物超标为主,其次是检出人工色素、甜味剂、防腐剂以及营养指标不达标。
相对食品加工行业和餐饮业,现调奶茶作为一个新门类,相关的法规监管特别是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管项目还是要少得多。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针对现制现售饮料质量管理的标准,规范管理成为难点。奶茶制作标准缺失,奶茶中添加剂的含量是否超标没有判断标准,这才是奶茶食品安全监管的真正空白点。
现制现售果汁奶茶只是个小行业,既没有行业标准、也没有企业标准。唯一的监管措施只有在发营业执照时办理卫生许可证要对员工进行体检,但都是治标不治本,很多时候只要没有强行的要求,许多店主就会偷工减料。
03PART ——魔鬼藏在细节中
在茶饮行业的研发阶段性见顶,基础技术短期难有重大突破的情况下,行业产品研发基本都是微创新,上新也是以原物料品类拓展运用为主。
技术上难以实现重大突破,各个茶饮品牌都很难开发出一款同行无法模仿的产品。这样就使得企业要不断用新原料、新的调配方式上新来吸引新顾客,维持客群粘性。
品牌不断推陈出新也就意味着企业要不断调整增加自己的运储及生产的管理细则;产品品类越多,生产工艺及流程越复杂也就意味着出差错的概率越大。
作为一种高频次、半开放状态下生产的现制产品,食品安全问题就像一支悬在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知哪天就会落下。
仅仅在原物料品控上就是一个不小的课题,随着茶饮行业进入3.0时代,特别是鲜果茶的异军突起,生产鲜果茶的茶饮品牌,又要在自己的品质管理中增设一个有关鲜果物料的配送项目。新鲜水果的自然属性决定了这种物料天生就带有一部分不可控因素。
另外还有鲜奶等品类的加入,都是茶饮品牌需要马上找到完美的品控办法。细节里的问题没及时发现,可能就释放出一个魔鬼。
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必须主动担负起责任,主动落实原辅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验、储存、销售等环节的主体责任,做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定期组织食品安全培训,从上到下增强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
门店员工应该更细心一点,做好服务的本职工作,认认真真地完成看似简单的制作和服务流程。门店监管应该更严格一点,真正发挥门店经理等人员的作用,做到有效管控。
产品设计应该更合理一点,从供给端给予安全的保障。
///
食品安全领域的犯错成本是很高的,涉及食品安全的每一个小失误都是大问题。当年三聚氰胺事件导致中国整个乳制品行业遭受灭顶之灾,行业至今都没有完全恢复原气。
近期某些品牌的食安事故,整个行业应以此为鉴,品牌无论大小,触碰食品安全这条红线,都有可能一夜“猝死”。茶饮品牌都需要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加强服务质量。
部分茶饮头部品牌迟迟不愿公开IPO计划,其中不乏内部食安监管体系依然没实现系统性建立的原因。
对于食品服务业来说,各环节都应该严格管控。最大程度上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减少不必要的伤害。
(配图来源于网络,与文中所述品牌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