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奶油、巧克力摄入过量,从摩卡跳到了美式”
“后囿于糖浆、牛奶,拉花与爱~”
“意式是一直在跨越的一道坎”
“那年,从一杯耶佳雪菲开始,咖啡小白立了个Flag,要‘不挑食’--想方设法尝尽单品的韵味与风采~”
时至今日咖啡馆所用的咖啡器具和豆子质量其实都没啥大毛病!豆子越好,萃取过程中劣化速率就越慢,用技术控制这个过程相对来得简单容易,味道自然也好!
先不谈豆、磨、壶,也不是萃取时间、所用滤杯和相应的水流控制法等等的问题。或许更多时候,提升“风味”需要的只是一个看似偏向于服务,实则为一剂唤醒饮用者味觉灵敏度的“特效药方”!
我们先前认知中的“味觉分布地图”,既是存在的,又是不存在的!
曾被误导于--尝到“酸、甜、苦、咸、鲜”是来自于舌头不同区域的感受辨别这一说;而事实是,每个味蕾上都有三种细胞,协同工作能帮助我们明确的辨识每一种味道!它像“地图”一样遍布我们的舌苔,甚至是口腔黏膜和食道,唤醒它的最好方式是泼“硫酸”和泼“冷水”!
客人进店,一定先上一杯白水,让其润润喉、解解渴、清清口腔!有的店直接上柠檬水,酸酸的,正中了“维C可以刺激舌乳头上的味蕾”这一环,但对于整个舌苔甚至是食道中的味蕾而言,还不足以被充分刺激到!
日常成人口腔内温度约在36.9~37.4°之间,走动运动后可达40°左右。而味蕾对于味道最敏感的时段口腔温度为30°,即便忽略咖啡的自带温度,你永远不知道你的顾客奔走了多长时间!要想让其饮后捕捉到微妙的风味,在上一份手冲精品咖啡时--降降口腔温度,配一杯冰水就显得何其重要了!
另外的问题就是:豆子没问题、磨跟研磨没问题、壶和水温也没问题、我冲的没问题--我喝着也没问题、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询问客人的口味偏好,根据所备咖啡豆的品种做出相应推荐,相信每一位咖啡师都能做得很好!风味描述、配上风味卡也是较为贴心的表现,但所谓“完整的饮用体验”,到这一环就要止步了吗?
然而,大家一起互动起来会让“风味”有意思得多 ! 增加饮用体验次数、多多交流有助于打破我们之间对于“风味玄学”的壁垒。A:“这个有XXX的风味,能感受到吗?”收到的反馈大致分三种。B1:“没有唉!” B2:“好像有一点(怎么我感觉更像XXX的味道)”B3:“有!除此之外还有XXX的味道!”
我们来分析下:B1或许为对咖啡刚产生兴趣却又不太了解的同学,如果条件允许,我们需要的是带Ta体验不同品种咖啡的风味特点,甚至是从奶咖开始;B2类型多为入坑不久的“小白”同学,在带有“主观色彩”的风味描述中,要让小白同学大胆讲出Ta所喝出的风味;比如你描述为“热带水果风味”,小白同学喝出一个“番石榴味”,不也是热带水果吗?--碰撞产生后才能有更深入的交流,以后才能在一起更加愉快的玩耍!B3不用多讲,绝比是发烧友、骨灰粉甚至是专业人士级别的老饕!--最后双方越聊越聊嗨,仿佛长时间孤立无援的游击队员突然找到了组织!
如果被称作“一便士大学”的咖啡馆,到最后只剩下“屏幕”和“缄默”,那就缺失了人文意义。客流量、上座率高低与否,和体验者是否会再进店消费之间的关系不大,服务和互动体验过程的关系要与之密切得多。不愿和诚心前来体验的顾客交流的人,和只为了输出咖啡产品的人无异--只能称其为饮品销售者。
结语:真正能将咖啡文化带给体验者的人,以水流之“矛”注向了滤杯之“盾”,萃成一杯满载的情感温度沉舟破“釜”,敢于打破心头对于"何为咖啡风味"的疑问坚冰。
--毕竟,以咖啡渣为食的人,背不起“风味是玄学”这个锅!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近期咖啡干货,点击阅读
- 手冲咖啡时"闷蒸"的终极解读,速度围观!
- 选购咖啡豆的学问,看完分享!
- 理想萃取的咖啡,有多好喝?
- 精品咖啡品鉴指南,好这口的别错过!
- 买咖啡豆的7个好建议,最后1个一定要看!
- 中国咖啡越来越火,这篇干货您得看下!咖啡精品生活点击“阅读原文”进入阿啡的店,每天有特价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