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生活非必需品的饮料,手摇茶饮的发展势头之蓬勃令人吃惊。标榜新鲜、健康的手摇饮料得以脱颖而出,自有其流行的原因。
台湾地区已进入盛夏气候,“手摇饮料”又迎来了它的销售旺季。紧跟着的新闻,便是各大茶饮门店开始调涨饮料价格。
2016年3月开始,全台约四分之一茶饮品项微幅调整售价。以著名品牌“清心福全”为例,中南部“仙草冻奶茶”从25元新台币(约5元人民币)涨至35元(约7元人民币),涨幅高达四成;北部大杯“珍珠奶茶”则从40元新台币(约8元人民币)涨到45元(约9元人民币),价格已直逼一个普通便当的价格,引发民众议论。
众所周知,“手摇饮料”一直是台湾的特色茶饮,1990年代开始从台湾中南部发迹,本来是镶嵌于巷子角的小茶铺,但逐渐风靡大街小巷。
现如今,一条小街上挨着开上四五家门店卖差不多的饮料在台湾可谓司空见惯。一般而言,“手摇饮料”就是将红茶或绿茶加上果糖糖浆后放在调酒器中和冰块一起摇匀,产生细微泡沫,成为了泡沫红茶或者泡沫绿茶。
此外,珍珠奶茶也是许多茶饮品牌的招牌,在奶茶中加入煮熟后外观晶莹剔透、口感香Q的粉圆,就是属于台湾的原创口味。
总之,只要气温一升高,路上随处可见人手一杯的冰饮。早几年,许多茶铺都还能买到15元、20元新台币的红茶、冬瓜茶,但如今,“20元的饮料时代”似乎已经彻底走入历史。
根据台湾制茶公会统计,台湾每年相关“茶”的消费金额高达850亿元新台币,其中在各大通路贩卖的瓶装茶占了250亿元新台币,早餐店、连锁茶饮、茶坊等茶饮市场加起来超过350亿元新台币,可谓惊人。
而根据《看杂志》2015年的报道,2014年台湾包含手摇茶饮店、咖啡馆、冰果店的“饮料店”,总共有16836家,较2013年的15886家,一年内增加了近1000家;较2012年的14985家,则增加了近2000家,是近五年来店家增速最快的两年(每年约成长6%)。
其中,台湾连锁茶饮品牌总数高达上百个、总店数近9000家,潜藏的商机无限,与地区经济大势的颓靡景况完全不同。
但商机背后,其实也隐藏着诸多难以说破的隐情。台湾“食安风暴”爆发以后,“手摇茶饮”未能幸免,几家涉事的茶饮品牌面临口诛笔伐,相关问题也受到了台湾地区食品药物管理部门的关注。
但手摇饮料经济的拓展也并未止步于食安的纷扰。如今,在全球性设立分店的台湾现调饮料业者包括Comebuy、日出茶太、歇脚亭与CoCo都可等,拓点从大陆、港澳、东南亚,延伸至欧美国家,触及非洲以外的四大洲,且海外分店数均超过百家。CoCo都可甚至想开拓其他业者尚未进入的非洲市场,如南非等国家的冷饮商机。
在上海的台湾茶饮店情况又是如何呢?
许多台湾茶饮品牌也是借由在上海的发展逐步推广至二三线城市。1996年,台商雅茗天地集团的仙踪林进军上海,“80后”对“仙踪林”这个茶坊肯定不陌生。2006年,雅茗天地又在上海和香港创立“快乐柠檬”品牌,实际上就是台湾的手摇饮料门店加盟模式。
以清新、黄色可爱头像作为标示的CoCo都可茶饮,在台湾的整体知名度不及第一名的50岚和第二名的清心福全,但却领先这两家公司于2007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如今分店数一举达到1280家,成为大陆各大百货公司和购物中心曝光率最高的连锁茶饮品牌之一。
有趣的是,除了“春水堂”,台湾的百货公司很少会出现手摇茶饮的铺子。这两年,上海街头又出现了“一点点”。如今,大陆一线城市的连锁饮料市场仍由台湾品牌主宰,除了以上提及的几家,还有日出茶太(Chattime)、薡茶、便便屋等。作为生活非必需品的饮料,手摇茶饮的发展势头之蓬勃令人吃惊。
版权声明:文章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饮品界致力于为奶茶、咖啡行业提供全面而独到的资讯,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2016中国创意饮品大赛网络投票结果及赛程安排2014年创意饮品大赛图片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