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来,一走进咖啡馆,不难发现许多人两眼盯着笔记本电脑,专注地在自己的工作上面。大部份的咖啡馆为了客人方便,都提供无线网络的服务,点餐的时候顺便询问“请问 wi-fi 密码是多少?”想必也成了许多人养成的习惯。
随著这样的改变,咖啡馆里人人玩手机、用笔记本电脑的场景越来越常上演,咖啡馆里甚至鲜少有聊天讨论的人声,换来的只有一片寂静中敲打键盘的声响。
BBC 报道,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Annie Kostiner 和老公 Lewis 开了 Kibbitznest 这间咖啡店,希望能“唤起人们注意 3C 产品的使用以及人与人交流关系的失衡”。 Kostiner 说,顾客能找到一个暂时脱离 3C 屏幕的地方,让他们得到解脱。客人告诉她,“我真开心你开了这间店。”
好像对现代低头族、笔电族生活的反弹,同类型的“无 wi-fi 咖啡馆”出现在美国、伦敦、温哥华等地。 “人们受够了盯著手机的日子”Joshua Mullenax 说。他到 Kibbitznest 消费本来是想要在咖啡馆用电脑,被告知店里没有无线网络,他欣然接受,也表示虽然有些不够实际,但这是个很好的点子。
像 Kibbitznest 这样的咖啡馆追寻的是咖啡店最初的目的——作为一个让人们讨论和辩论、促进社会交流的空间。最开始的时候,咖啡店是家庭和办公室之后的“第三空间”,人们可以在此聊天、和朋友一起消磨时间。
在 Jodi Whalen 和她先生 Phil Merrick 的 August First 咖啡馆里,他们见证了客人间渐行渐远的关系。许多人走进来之后把笔记本电脑打开,就这样黏在屏幕上好几个小时不动。
“我们开 August First 咖啡馆的时候,并没有预想到会是个走进大门迎来一片寂静的地方。”店主人 Whalen 说。 所以到了 2012 年,他们取消了无线网络的服务,而 2014 年的时候,他们禁止在店内使用笔记本电脑。 刚开始改变的时候的确遭遇压力,客人有些反弹(大多来自网络留言),但除此之外,其他客人的反应倒是十分正面。而且,店里的业绩反而还上升了 20%。
即使如此,许多人想在咖啡馆里工作而非聊天,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根据 Global Workplace Analytics (暂译:全球工作环境统计)资料显示,美国在家工作者(大多数在咖啡馆里工作,因为家庭环境可能太过扰人。) 自 2005 年成长了 103%,代表 370 万受雇者至少半数的时间远端办公,这些数据还不包括自雇者—— 22% 的自雇者在家工作。
这是个全球趋势,根据易普索/路透社调查,全球约有五分之一人口在家办公,这样的工作模式在拉丁美洲、亚洲、中东尤其流行,但在匈牙利、德国、瑞典、法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地则不那么普遍。 Jeff Excell 认为,咖啡馆应该是提供客人体验的地方。他和太太 Lauren Cully 共同经营俄亥俄州的 Fox in the Snow 咖啡馆,自开店以来就不供应无线网络。
Excell 说,现在什么都可以配送到住所,与世隔绝过生活也非难事,所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进咖啡馆消费该要多与人互动才对。 “我希望创造充满活力的咖啡馆。一走进来,像是个家族大聚会一样。”他说。
Excell 和 Culley 刻意聘雇擅长聊天的咖啡师,他们也把吧台高度降低,让客人不会觉得空间有所隔阂,糕点名称和价格的标签都刻意收起来,让客人有机会多提问。现在的 Fox in the Snow 吸引了大学生、家长、小孩、公务员等许多不同族群的客人。 能让人暂时离线的空间的确有其需求,Excell 说“人与人之间真诚的对谈有它珍贵的地方。”
1989 年提出“第三空间”概念的 Ray Oldenburg 说,像咖啡馆这样能“随性聚会”的地方,对一个健康的人类文明有其关键作用。少了这类场所,所谓的“群体感”就会消失。身为社会性动物,我们需要与人互动,而这些无 wi-fi 咖啡馆恰好满足了这样的需求。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如图片、我们会尊重原作版权注明出处,但因数量庞大,会有个别图文未来得及注明,请见谅。若原作者有任何争议均可与网站联系处理,一旦核实我们将立即纠正,由“饮品界网”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本文意在传播咖啡文化,若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