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内容为原作者个人观点欢迎在留言区参与讨论虽然关注咖啡行业以及有近三年之久,但是一直以来我都不想提及关于咖啡师与咖啡馆的事情。第一,自身并没有做过类似的工作,第二,自己也并没有所谓逛馆子的爱好,第三,自己对咖啡行业的关注点,不在具体的咖啡师群体上。而说这些的言下之意无非只是,咖啡师与咖啡馆并不在我的关注范围内。虽然咖啡师作为整个行业的基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整个行业自身的水平层次以及发展并非简单提高咖啡师水平就能功德圆满,未来的路还很久远,不能简单指望咖啡师出现几个领军人物,或者出现几家明星店铺,就能异军突起就能让行业有所改观。当然说一千到一万,今天的微信,PO主还是本着一种zuo死精神,来谈一下咖啡师的当下与成长。当然言归正传,看到这个文章之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为什么你们老是对咖啡师拉花不拉花抓着不放呢?老板自己五十步笑百步,自己一会儿要求情怀,一会儿要求盈利要求出品。虽然出品是咖啡师的分内之事,但是平心而论,文艺青年开咖啡馆不都是属于想得比谁都多,做得比谁都少的吗?除了抓着这些问题不放,老板自身的社交能力,业务水平又如何呢?自己不做业务员,等人上门送钱现实吗?虽然咖啡师行业内水平良莠不齐,有所谓的海归明星咖啡师,而高中毕业的咖啡师在其中的文化水平也已经很不错了。但是个人觉得,咖啡师拉花不拉花只是一个表相,而期间暴露出的问题是咖啡师在店内受到的再教育,明显有不小的弊端。有许多连锁咖啡馆宁愿招一些没有学过咖啡,没有咖啡馆经验的员工,重新培训,让员工从头接受培训,也要把员工作为一个合格的“服务”从业人员。而这个行业的咖啡馆馆主们呢?自己有多少能力去带动别人学习呢?就希望自己弄个咖啡馆,买点比较昂贵的设备就指望能逆袭,在微信群内吹牛就指望成为意见领袖,产生粉丝效应?可能吗?同时老板要求咖啡师洗盘子的时候要求爱馆如家,而现在要拉花了,就开始反对。对于咖啡师而言,确实缺少学习主观能动性,但是作为明显比咖啡师有头脑有远见的老板,难道自己就完全做好了?自己不付出,就等着让坐收渔翁之利了,岂不是天方夜谭吗?都那么容易为什么就盈利,P2P年化岂止百分之八?那这样咖啡馆还会迎来倒闭潮吗?当然了,接下来还是要谈到咖啡师本身,为什么身为咖啡师的你成长得不好呢?原因归纳有三。1,咖啡馆本身现金流细小咖啡行业本身作为一个服务业,自身有人员流动迅速的特点。作为一个纯粹的咖啡馆,自身的现金流并不巨大,那对于其中的人员就不能起到很好的稳定作用。同时加上咖啡店主本身任性的文艺青年为主,有时候爱做做,不做拉到的思想严重。在没有现金支撑的情况下,同时又加上店主的任性,咖啡师们更是会放纵自己,反正大部分工资是固定的,无非再跳槽换个地方而已,并没有奔钱去,有关绩效的概念,自然不会有激励自己的念头。2,沟通也是一种学习谈及咖啡师,就不得不提到其中有一种非常奇葩的“工匠型”咖啡师,这种咖啡师大部分认识的人提到他们就直摇头。而提及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这些咖啡师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出来,自己一直强调着好喝,强调着技术,然而一定要说对技术的认可,可能也无非只是在于萃取好一杯咖啡,拉好一杯咖啡。其实萃取还是融合都无可厚非,但是这个不是生存必须的附加值,人们对咖啡的需求远没有高到这个层次,同时咖啡的品鉴也是一件随着自身文化素养水涨船高的事情,仅仅针对萃取的研究对于咖啡本身的状态和烘焙想表达的风味信息,无异于管中窥豹,以偏概全。当然对这种咖啡师的认真我们也需要点个赞,不为别的,因为不能全得罪完。但是我个人对这些往往敬而远之,为什么呢?因为不会沟通,等于没有未来。3,关于咖啡师的教育问题其实个人并不认为制作一杯咖啡做到及格有多少困难,当然有不少人会用工匠精神,精益求精来要求自己,以至于小题大做,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虽然咖啡单点注水还是画圈,最后搅不搅都有差异。但是这些的差异不是学问,虽然有人说会有差异,淘宝买几包豆子,关注一下几个公众号,自己比对一下即能习得,这个不叫学习,这个只是折腾。同时前面提到了,没有沟通就没有未来,沟通应该是咖啡师生涯最重要的一课,从自己了解别人怎么思考,客户对咖啡有何种需求,到自己如何与朋友交换意见,取长补短,这些应该在交流沟通中取得。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咖啡师即使学院培训出来,没有后期与人交流沟通,补充这些真正的知识和经验,更好的服务于消费者,其自身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然而也是不完整的,因为不仅要对得起自己,同时也要让别人满意,毕竟这个是生活,但是也是自己价值的体现。【咖啡坛】
版权信息:以上文章内容转载自【咖啡坛】,转载请联系原作者。作者:typica侵权请联系:weixin@coffeesalon.com投稿合作:tips@coffeesalon.com欢迎添加微信与我们保持互动广告合作 |cofesalon咖啡馆/师 |cafeuni咖啡爱好者 |saloncof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