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行业交流请加饮品界精品咖啡香,微信号:(长按复制)thinkingcapacity
Q1:聪明杯是什么?
Clever Coffee Dripper——聪明杯结合了法压壶和手冲壶的优点,简单,方便,易用。仅需两分钟的时间,不管你是咖啡达人,还是新手,都能轻松获得一杯优质的好咖啡。
Q2:聪明杯怎么来的?
台湾同胞发明的。
Q3:聪明杯的特点。
简单地说,中间那个圆形是一个可活动的部分,平时处于下潜状态(下面有四只脚,让他悬空地呆着),活塞便牢牢地挡住了水流;放在杯子或者可爱壶上,活动的部分被抵了上去,水就可以流下来了。 总体来说,聪明杯泡制的现磨咖啡品质比较稳定,基本不会出现失败情况,非常容易操作。台湾产的聪明杯。既适合初学菜鸟也适合资深玩家,且价廉物美,值得一入。温度水粉比定下来就OK了。二来,没有手冲的水流大小影响,可以作为咖啡豆味道一个基础的参考,经常看到有说为什么没有网上写的风味味道之类的。 但是手冲的乐趣远大于聪明杯。前中后水流变化,断水不断水,好多不同的方法,味道可以在自己的技巧上进行改变。
Q4:聪明杯的冲煮方法与建议。
小编个人认为聪明杯的冲煮方式和手冲相似。简单来说,磨粉,装粉到滤杯的1/3位置,倒水,闷蒸,最后加水浸泡数分钟,出品!水粉比依旧是1:13--1:18之间,水温、闷蒸时长根据豆子来变化,研磨度依旧是中度研磨,与白砂糖粗细无异,滤纸使用专门针对聪明杯的滤纸,首选Melita的滤纸。 Clever Coffee Dripper——聪明杯结合了法压壶和手冲壶的优点,简单,方便,易用。如果一时难以熟练地掌握稳定的水流,又接受不了法式压的细粉,那么聪明杯不失为一个容易操作,也能兼顾风味的选择。仅需五分钟的时间,不管你是咖啡达人,还是新手,都能轻松获得一杯优质的好咖啡。
聪明杯,秘诀就是在杯底有一个活塞,中间平时处于下潜状态(下面有四只脚,让他悬空地呆着)倒入水后在压力作用下封闭,活塞便牢牢地挡住了水流,当放在容器上时下面的活塞被顶起,咖啡就流出来了。聪明杯使用步骤: ❶折好滤纸,放在聪明杯内;
❷用热水打湿滤纸,将滤纸的味道带走,然后将聪明杯放在分享壶上,温热分享壶;
❸秤取 15g 咖啡豆,用刻度 5 磨成粉,略粗;
❹将研磨好的分倒入聪明杯,用手稍拍平,接着加入 93 度的热水 225g 将所有的咖啡粉浸湿,闷蒸一下;
❺静置 4 分钟后,开始用搅拌棒搅拌,增强下萃取,盖上盖子,防止温度流失,剩下的只是等待。
❻将聪明杯放在分享壶上,待咖啡液全部滤完就可以喝咯!
聪明杯的秘密藏在内部的活塞和底部的开关里:在平放的状态下,开关下沉,活塞牢牢地挡住了流水;而当把它放到杯子上,开关被顶了上去,活塞打开,水就可以流下来。小编给你们总结了常用的几个冲煮方法:A:倒入咖啡粉,注水后闷蒸,再注水,浸泡数分钟,出品。B:倒入咖啡粉,注水后立即搅拌,继而闷蒸,再注水,浸泡数分钟,出品C:倒入咖啡粉,注水后先闷蒸,继而搅拌,再注水,浸泡数分钟,出品。细心的你们看出来三种方法的区别吗?第一种没有搅拌,第二种和第三种是搅拌和闷蒸的次序发生改变,三种你们都可以试一下,聪明杯作为手冲入门绝对是最佳选择哦~需要注意的是:
粉量到达滤杯的1/3处。除注水时,闷蒸以及闷蒸过后都需要盖上盖子浸泡。注水不需要太满,上部留一英寸空间。
附录:关于聪明杯的实验
这个实验是由前街咖啡馆的小伙伴无私提供,大家可以一起来看看! 平时在店里也稀稀落落的做了许多实验,不过都没有把结果整理出来,随着时间推移,很多得到的理论与实验结果都没从前记忆深刻了,所以这次前街小伙伴决定严谨的,尽量将偏差降到最小的做个实验,并且将数据与结果整理分享给大家,便于我们记忆,也让大家共同探讨。 我们觉得先从手冲萃取中的闷蒸开始探讨,这个在手冲萃取过程中的重要的开头。这次的实验主题主要是2个,第一:咖啡冲煮中闷蒸与不闷蒸的差别 第二:闷蒸时间20S、40S以及60S之间的差别。 为了将人为因素降低到最小,首先我们先以聪明杯来做一组实验,我们先命名这组实验为第一组实验。 第一组实验: 准备实验 在进行正式的手冲实验前,我们先利用一致性更稳定的聪明杯进行前期的准备实验,以得出可参考的数据结论,便于对正式实验的结果有更为准确的预测。 实验步骤: 1、 称取12g咖啡豆,小富士(鬼齿)2.5#研磨备用 2、 准备足量92℃热水 3、 我们将本组实验分为A、B、C、D四小组,使用同样克数的水量进行不同时间的闷蒸。 A组: 将12g咖啡粉加入聪明杯中,一次性注入216g热水,上盖静置,总冲煮时间为4min; B组: 将12g咖啡粉加入聪明杯中,先注入40g热水闷蒸20秒,然后继续注水至216g,上盖静置,总冲煮时间为4min; C组: 将12g咖啡粉加入聪明杯中,先注入40g热水闷蒸40秒,然后继续注水至216g,上盖静置,总冲煮时间为4min; D组: 将12g咖啡粉加入聪明杯中,先注入40g热水闷蒸60秒,然后继续注水至216g,上盖静置,总冲煮时间为4min;
结果分析: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可见随着闷蒸时间的增加: 咖啡液浓度以及萃取率依次降低,分析原因如下: 总冲煮时长固定为4min不变时,随着闷蒸时间的增加,实际萃取阶段的时间是逐步减少的; 闷蒸时,杯内咖啡粉层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温度下降的情况。闷蒸时间越长,温度下降的幅度越大,而且再次注水时,壶内的水温也会有一定的下降。因此在整个冲煮过程中,ABCD四组的聪明杯中的萃取温度是依次下降的。 随着闷蒸时间的增加,酸度降低,甜感、粘稠感都有所增强。整体风味逐步后移,且更为复杂。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部分来源于腾讯财经,网站部分内容如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会尊重原作版权注明出处,但因数量庞大,会有个别图文未来得及注明,请见谅。若原作者有任何争议均可与网站联系处理,一旦核实我们将立即纠正,由“饮品界网”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本文意在传播咖啡文化,若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更多专业咖啡交流 请扫码关注微信:thinkingcapa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