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里,
喜茶和
奈雪的茶在博弈中不断成长,在业内被称为是中国茶饮界的“双雄”。
3月底的时候,喜茶传出消息,即将完成新一轮融资,投资后估值或将超过160亿元。在此之前,也有传奈雪计划今年在美国IPO,融资金额4亿美元。
在疫情的影响下,海外市场每况愈下。喜茶、奈雪纷纷布局线上,在天猫登场,随后他们在下沉市场和众多品牌展开新一轮的较量。
在这样特殊的时期,对于网红品牌来说,有利也有弊。利的是他们有更多时间去务实、沉淀、把产品做得更好,不利的是以前屡试不爽的营销策略将大打折扣。
对于喜茶奈雪而言,他们危机感和压力都不小。
01灵感的缺失
做品牌最重要的是什么?
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到“口碑”,和伴随喜茶、奈雪的口碑更多的是年轻消费圈子的一种社交需求共鸣。
从喜茶最近的动态可以看出,它在产品的视觉宣传上很是用心,用时尚年轻的元素去衬托自己的产品,受到粉丝的广泛认可。
但相对来说,产品方面的创新就有些单薄了。
单纯用吸睛的设计风格来增加粉丝粘性,有一个弊端那就是这些新颖的设计风格粉丝一旦看多、看腻后可能就不会买账了。
另一方面随着跨界营销的策略不再那么受市场青睐,喜茶可能还是要回归到本心,在产品创新上再做些突破。
现在的用户越来越精明,他们能感觉到谁家的产品是真的好。
02堪忧的海内外市场
海外战略受挫,受资青睐的喜茶和奈雪也折损不少。
目前来看,国外市场状况还是不容乐观,可以说海外发展计划暂时性凉凉,品牌较量的重头戏还是在市场逐渐恢复的国内。
在国内市场,各品牌都在谋划并且等待着后疫情时代的消费爆发潮,品牌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
市场又刚刚完成阶段性的消费升级,大家对品质、健康的要求变得更高,能否抓住这个风口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
03茶饮品牌的资本困局
在瑞幸风波的影响下,中国茶饮品牌在国际上的信用受到重创。
资本持续加速的梦对于头部大牌而言或将减慢,但对一些认真做品牌的小微创业者而言,他们有了更多的崛起机会。
瑞幸给喜茶、奈雪类的品牌带来了资本困局,在未来几内资本不再重码,也是一个比较大的打击。
但对传统品牌和创业品牌来说,这反而是一个不错的发展机会。
04多品牌化的潜在风险
海外市场暂时凉凉,那就主攻国内吧。
前不久喜茶推出子品牌“喜小茶”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喜小茶和喜茶极其相似的风格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导致一部分潜在的喜茶消费者丧失。
品牌多品牌的同时,也可能会对主品牌造成影响。
把高端市场惯用的直接套路用在下沉市场,用户未必会买单。
在多品牌化的组织力这块奈雪做得明显要比喜茶好一点,从台盖到梨山,奈雪一直在探索中前行。
奈雪的多品牌化战略做得好的就是,副品牌对主品牌的影响和关联很小,甚至有的人都不知道这三个品牌是一家的。
奈雪针对的是25~35岁的女性;副品牌台盖是15~22岁的年轻用户,只有茶饮;而另外一个副品牌梨山则显得更商务一些,提供茶和水果。
当然,不论是喜茶还是奈雪在多元化发展,多品牌同行的路上,相比一个擅长熟悉的领域而言,风险更大,不确定性更多。
他们既要考虑主品牌的战略部署,还要分出神来研究下沉市场的特性,和传统品牌进行同维度的竞争博弈。
如果他们能够解决这些潜在危机,茶饮市场可能会迎来新的格局。
论茶饮江湖,谁主沉浮?看百家争鸣,如龙似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