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饮行业里品牌不少,不正经的太多。
总有模仿者抄个大牌,借助明星光环,赚笔快钱,再换个人重新抄。
但李鬼终究成不了李逵,做不了好汉。
茶饮行业洗牌在即,专心打造自己的品牌才有出路,抄袭者终要付出代价。
咖门|啡姐(微信:olcattang),发自深圳
1
一个问题:你喝过贡茶么?
答案是Yes?
来来来,看这组现实版的“大家来找茬”,你喝的是哪家?

▲仔细看,差别在哪里
想起啡姐第一次到深圳出差时,在老街商业区逛一圈,内心的震撼难以言喻——
“贡茶”这个品牌什么来头?为什么街头巷尾全都是?
什么密集型选址、地毯式陈列、蜂巢式布局的词儿已经秒秒钟在脑海中蹦出来了好么?
然而,为什么总有一种不对劲儿的感觉?那个篆书字体大大的“贡茶”二字左边,好像不一样?

▲最大的心机就来自于这个睁大眼也很难看清的品牌注脚
实际上,“贡茶”是一种品类,无法注册。所以,你喝过的贡茶产品,可能来自漾漾好、御可、喜年、禧御等多个品牌。
俩字:给跪。
据称最早将“贡茶”带入内地的品牌“漾漾好”,为此还打了一系列官司。今年,“漾漾好”改名为四云奶盖贡茶,以组合性商标注册等方式,保护自己的品牌。
只是对消费者来说,品牌面目被模糊(甚至损伤)、这种人为制造的认知门槛,已经成为其挥之不去的伤痕。
不止漾漾好一家,前不久获得超1亿金额融资的茶饮黑马喜茶,也有过“改名之痛”。
喜茶前身叫“皇茶”,同样因为是品类原因不能注册,于是当品牌打响知名度,跟风出现了各种“花式皇茶”。

▲看出英文拼写的区别了么
今年3月,创始人聂云宸将品牌改名为可注册的“喜茶”,设计风格全部革新。
而直到啡姐写稿时,在百度搜索“改名喜茶”关键词,蹦出的第一个网站,仍是疑窦重重。

▲从第一个看起来最不像山寨的“皇茶官网”点进去
首页用的是喜茶的产品图,甚至还放上了喜茶改名的新闻,然而一旦点击菜单栏中的“加盟介绍”,马脚就漏出了,会跳转到另一个logo为皇茶的页面。

▲似乎是喜茶的网站?可是关于“皇茶”是怎么回事…

▲一点击“加盟”就露马脚,赤裸裸地误导消费者与创业者
不久前,聂云宸向啡姐透露,喜茶目前不开放加盟,而是集中精力开直营店。
喜茶被模仿的还有设计风格,杭州最近就出现了一家怎么看怎么像喜茶的茶饮店……当然名字改了改。



不仅喜茶,在奶茶市场中,叫得上品牌的COCO、快乐柠檬、鲜果时间等,几乎无一不被“高度借鉴”过,比如:

▲都可茶饮(上)和咪可茶饮(下)

▲快乐柠檬(上)和欢乐柠檬(下)

▲鲜果时间(上)和鲜果时光(下)
不禁让人感叹,不是我太年轻,是世界真是太复杂。
2
“山寨”行行有,为什么奶茶里特别多?
➤门槛低:山寨滋生的“温床”
奶茶店开起来容易——产品配方、制作教程网上一搜一大把、门面要求不高、甚至一个人就忙得过来。
不少店开起来才发现,如今早已不是那个拿张A4纸打上“珍珠奶茶”就能挣钱的时代。
把目标瞄向那些已经有名气的品牌“沾沾光”,混淆视听,成为山寨们的一种共性想法。
更有甚者,心思根本不在奶茶店本身上,冒着正版品牌的名头,大肆加盟挣快钱。
底线何在?
➤信息不对称:顾客随机消费
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对于需要实际体验的奶茶店,很难消弭。
总不能要求所有消费者都先追本溯源一番才购买吧?
不少有想法有特色的品牌,能做到自己区域的畅销和高知名度,但受限于资金和管理,步子不敢迈大,短时间无法跨区域经营。

▲本无意撞脸,只是因为无知?
这就是山寨们的可乘之机。
在相隔甚远的城市开家长得差不多的店,这一番“先入为主”戏码,就使得原有品牌成了“后来之客”。
维权吧?那个市场很远,精力、时间消耗不起;
不管吧?以后品牌做大了那个市场还进不进?
另一方面,事实上很大一部分消费者对于正宗与否,并不那么在意。随机消费普遍、口味变化也快、品牌粘性不高——
很多时候需求的仅仅是一杯近在眼前、味道尚可的饮品。
➤小店思维:品牌意识滞后
做个温暖又时尚的小生意,自己当老板不愁温饱,是很多人开奶茶店的初衷。
找铺位、装修、设备、产品,开业前的一系列忙碌,很容易让人忽视了对商标、图形、名称这些“无形资产”的保护。
甚至有人仍会觉得“没必要吧”。
即使你没有做大的打算,也要重视起自己的品牌。
否则,当你正把品牌经营的有声有色,突然街对面一家名字、长相都和自己酷似,只是体量更大、排队的人更多的时候——
无能为力的心疼感会特别明显。
3
结 语
奶茶门槛低,但绝不容易做。
单凭模仿的山寨走不远,但劣币驱逐良币,对市场的伤害是难以弥补的。
未来奶茶行业,正在走向品牌层面的高维度竞争,并呈现完全白热化的趋势。
在做好内功的同时,强化品牌保护意识,以更高的格局视野推动创新,才能在市场新一轮的洗牌中立于不败之地。
— End —
统筹:咖sir | 作者:啡姐 | 编辑:政雨本文为咖门原创,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商务合作&内容转载 | 微信:yantair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