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精品咖啡文化杂志饮品界网导读在当今咖啡消费市场上,我们能经常能听到阿拉比卡种和卡内弗拉种(罗布斯塔),但其实还有一个咖啡种默默无闻地在咖啡消费市场上“付出”上百年,它就是利比里卡(Liberica)。利比里卡的起源利比里卡原生长在西非海岸利比里亚的低海拔森林里,其名字来源就是根据它的起源地利比里亚(Liberia)而命名的。利比里卡的特征利比里卡咖啡树比阿拉比卡种或罗布斯塔高大得多,树高达到6-20米,而利比里卡结出来的咖啡果也比其它两个咖啡种要大,所以利比里卡种也称为大果种。其咖啡风味以其浓郁的木材和烟熏味而闻名。利比里卡种、阿拉比卡种和卡内弗拉种(罗布斯塔)并称商业咖啡市场三大咖啡种类。利比里卡咖啡占世界消费量的2%,与阿拉比卡咖啡(约75%)和罗布斯塔(约20%)相比显得相形见绌。利比里卡的风味在所有咖啡种类中,利比里卡的咖啡因含量最低。罗布斯塔含量最高,每100克豆中含有2.26克咖啡因。阿拉比卡咖啡仅次于每100克豆1.61克咖啡因。利比里卡每100克豆仅含1.23克咖啡因。尽管利比里卡的咖啡因含量低于阿拉比卡和罗布斯塔,但它的风味确实不太友好。利比里卡的咖啡风味主调为坚果、黑巧克力的厚重感和烟熏的香气。它具有浓郁的风味,强烈粗壮,甚至带有泥土和木材的味道,与阿拉比卡欢快愉悦的风味相比,利比里卡的风味显得更加沉重、忧郁。有些人甚至将其描述为液态烟草,因为它产生的浓烟熏味和气味与实际的烟草植物相似。菲律宾人甚至将此咖啡称为“ Kape Barako”,可理解翻译为“壮汉咖啡”。虽然利比里卡的风味不太令人讨好,但它的余韵出奇的优秀,那种回味浓而不烈,保留在口腔的香气令人回味无穷。利比里卡常用于当作速溶咖啡的原材料,在菲律宾,“Kape Barako”成为老一辈早餐必喝的咖啡。在马来西亚,利比里卡咖啡豆被制作为当地的土特产——白咖啡。利比里卡的种植利比里卡的种植历史与其风味特征一样复杂。利比里卡起源于非洲西海岸的利比里亚。直到19世纪才被人们发现并人工种植,由于其树身过于高大,采摘起来非常困难,所以一直没有广泛种植。菲律宾成为利比里卡最大生产国1890年全球咖啡锈病的爆发,东南亚的阿拉比卡咖啡成为叶锈病最大的受害者。眼看着咖啡种植业的快速崩溃,菲律宾政府率先寻找带有强壮的抗病性咖啡作为替代品,于是利比里卡首先在菲律宾的八打雁省和卡维特省种植。由于菲律宾的低海拔,天气炎热,降雨充沛,非常适合利比里卡的生长。直到今天,菲律宾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利比里亚生产国,后来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等国也相继种植大量的利比里卡及其变种,使得利比里卡跨越了半个地球来到东南亚蓬勃发展。中国也有种植利比里卡根据1999年修订版的《中国植物志》第71(2)卷的描述大粒咖啡(海南植物志)小乔木或大灌木,高6-15米;枝开展,幼时呈压扁状。叶薄革质,椭圆形、倒卵状椭圆形或披针形,长15-30厘米,宽6-12厘米,顶端阔急尖,渐尖部分长4-10毫米,基部阔楔尖,全缘,两面无毛,下面脉腋有小窝孔,窝孔内具短丛毛;侧脉每边8-10条;叶柄粗壮,长8-20毫米;托叶基部合生,阔三角形,长3-4毫米,顶端钝,罕有凸尖。聚伞花序短小,2至数个簇生于叶腋或在老枝的叶痕上,有极短的总花梗;苞片合生,二型,通常2枚阔卵形,顶端截平,2枚线形,有时呈叶形。花未见。浆果大,阔椭圆形,长19-21毫米,直径15-17毫米,成熟时鲜红色,顶端冠以宽4-7毫米、凸起的花盘;种子长圆形,长15毫米,直径约10毫米,平滑。花期1-5月。广东、海南和云南均有栽培。原产非洲西海岸的利比里亚的低海拔森林内,现广植各热带地区。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网站部分内容如图片、我们会尊重原作版权注明出处,但因数量庞大,会有个别图文未来得及注明,请见谅。若原作者有任何争议均可与网站联系处理,一旦核实我们将立即纠正,由“饮品界网”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本文意在传播咖啡文化,若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