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精品咖啡文化杂志饮品界网

哥斯达黎加埃尔塞罗庄园日晒卡杜拉卡杜艾咖啡产区:中央山谷咖啡庄园:埃尔塞罗庄园 El Cerro海拔:1500米咖啡品种:卡杜艾、卡杜艾处理方式:日晒处理等级:SHB采收年份:2019年
咖啡产区埃尔塞罗庄园位于中央山谷产区。中央山谷产区海拔在1,200-1,600米,产季11月~3月,这个产区有三个子产区,它们分别是圣何塞、埃雷迪亚、阿拉胡埃拉。

产区内有三座高海拔火山:Irazu、Barva、Poas ,它们为周边的咖啡产区提供丰富的养分。微型气候优越加上Poás and Barva 两座火山沃土,使本区的豆子有优越的特质,例如巧克力可可风味、明亮的果酸与优雅的香气。中央山谷区也是哥斯达黎加最早栽种咖啡的区域,然后才往别区发展该国的咖啡产业,雨量适中,年均温19℃,加上海拔高,因此豆质硬香气足、顺口、高酸度,豆体饱满,香味浓郁,本区咖啡为哥国最早咖啡栽植区,丰富的火山土质,有时带有巧克力的香味。前段水洗,后段采机器低温烘干。
埃尔塞罗庄园 El Cerro埃尔塞罗庄园El Cerro(当时被称为Potrero Grande)是19世纪初由西班牙移民圣地亚哥·费尔南德斯(Santiago Fernandez,现任业主的祖父)购得的,最初用于几种用途:养牛,种植烟草、甘蔗和土豆。可惜的是,圣地亚哥先生在32岁时去世,留下他的妻子路易莎·帕尼亚瓜(Luisa Paniagua)夫人和六个孩子,最大的孩子当时只有12岁。路易莎夫人性格坚强,工作非常努力,在当时妇女缺乏许多权利的时候,她决定为自己的孩子而战。她决心把家族事业继续下去,并在农场里抚养她的孩子们。

路易莎夫人的长子埃内斯托·费尔南德斯(Ernesto Fernandez)也从小就开始帮助母亲。1920年,他和他的母亲决定种植第一批2公顷的咖啡,以测试这种新作物。后来,埃内斯托结婚并组建了家庭,他的8个孩子也都在农场长大。埃内斯托家族种植了越来越多的咖啡,直到完全取代了甘蔗和烟草的种植。而埃内斯托的儿子卡洛斯·费尔南德斯(Carlos Fernandez)从父亲那里继承了农场的一部分。这块土地是专门用来种植咖啡和养牛的。卡洛斯深知高品质咖啡的重要性,他一生都致力于高品质的阿拉比卡咖啡。庄园最初种植的咖啡品种是铁皮卡和波旁,但最终,它们被卡杜拉、卡杜艾和薇拉莎奇取代。虽然卡洛斯·费尔南德斯和他的孩子和孙子在农场工作,但他也有两个固定的工人,在收获季节,他们还会得到几个移民工人的帮助,他们大多数来自尼加拉瓜。由于卡洛斯和他的孩子们每年给予他们的公平待遇,他们已经在埃尔塞罗庄园帮忙了15年之久。
咖啡品种埃尔塞罗这支豆子的品种是美洲豆里常见的卡杜拉和卡杜艾。

卡杜拉(Caturra)是波旁(bourbon)的一个自然变种,于1937年在巴西被人们发现,它的树体没有波本高大,更加矮小。由于继承了波本的血统,所以抗病力比较弱,但是产量却高于波本。虽然发现与巴西,但是卡杜拉却不适合在巴西生长,所以在巴西并没有大规模栽种,而是在中南美地区广为盛行,例如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

卡杜艾是一种卡杜拉和Mo
ndu Novo人工杂交的咖啡品种。卡杜艾有比较好的抗自然灾害的能力,特别是抗风抗雨。卡杜艾树种比较低矮,相对其他咖啡树,卡杜艾的果实长的更结实,不易采摘,果实既有红色也有黄色。
处理方式这支埃尔塞罗庄园豆子的处理方式是日晒处理。

采收下来的咖啡红果于清晨放置于非洲棚架上,一天定时翻动进行曝晒一天用塑胶布遮阴静置直到11.5%的含水率,整个过程约需三个礼拜。
烘焙曲线


Agtron豆表色值为76.6,豆芯色值为87.3
杯测风味
冲煮风味冲煮参数咖啡粉量15克比例1:15水温90摄氏度研磨度BG # 6sf滤杯Hario v60 #01号滤杯冲煮过程第一段注水30克水量闷蒸30秒第二段注水注入95克水量(电子秤显示125克),约1分注入完毕第三段注水注入100克水量(电子秤显示225克),约1分40秒注入完毕萃取时间2分10秒,移开滤杯完成冲煮风味描述明显的莓果,让人联想到草莓,夹杂着油桃,蜂蜜,发酵酒感,冷下来明显的茶感,坚果,宛如一杯水果茶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网站部分内容如图片、我们会尊重原作版权注明出处,但因数量庞大,会有个别图文未来得及注明,请见谅。若原作者有任何争议均可与网站联系处理,一旦核实我们将立即纠正,由“饮品界网”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本文意在传播咖啡文化,若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