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我发现,这种泰国风味的柠檬茶,不仅风靡北京,全国多地都开出了很多店。泰式柠檬茶,怎么突然又火了?



而这家店的招牌产品,就是一杯“泰凉柠檬茶”,售价32元/杯,而且常常排队。
“透心绿”的颜色搭配柠檬香气,加上“手打”的标签特色,让这种泰式绿色柠檬茶(以下简称“泰绿”)很有辨识度,在这个春天突然流行了起来——

不止北京,在广东,泰绿柠檬茶像雨后春笋般出现,港式柠檬茶的地位似乎都受到了一丝威胁。并且有的门店卖得更贵,一杯“泰绿”卖到了48元一杯。


开在惠州的榴域——一家卖榴莲千层的店,但最近因为“泰绿”大排长队。榴域在店内开设了两个窗口,一边卖榴莲千层,另一边卖柠檬茶。榴莲千层几乎可以做到随到随买,而柠檬茶则需要排半个小时队才能买到。湛江的鄰里手打柠檬茶,凭借一杯“泰绿”以及随茶附赠的小黄鸭玩具成为当地爆款,门店排队、等位都是基本操作。小红书上,也经常看到“原谅绿泰凉柠檬茶+小黄鸭”的拍照套餐。

没想到,饮食习惯差异极大的北京人民和广东人民竟然因为一杯“小绿水”共情了。那么问题来了:“泰绿”柠檬茶最近为何突然爆火?它真的健康吗?春夏到来之际,茶饮店要不要考虑上?为此,我采访了1柠1创始人黄启成和多位业内专业研发。


“泰绿”就相当于丰富了柠檬+茶的组合,视觉上的绿和风味上的变化,都给人新鲜感。2.借助“原谅绿”,产品有了传播理由鲜明的颜色,能快速给一杯产品贴上记忆标签,特别是“有故事”的颜色。原谅绿,并不是“泰绿”的颜色专属代称,但如今,不管是不是出于商家的初心,在小红书等平台搜索“原谅绿”,最先跳出的就是“原谅绿柠檬茶”。

与“原谅绿”绑定,一杯“小绿水”就有了传播价值,也增大了营销空间。3.文化因素,借助了泰式美食的影响力
“泰绿”的火爆也有一定的文化因素,受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泰国的饮食文化在国内本身就有群众基础。

在大众点评上,有网友留言:做个泰式spa,吃个泰式料理,现在再来个泰式茶饮——整套东南亚风情,对于年轻人来说很有吸引力。
说到这里,开茶饮店的朋友是不是考虑今年在店里上一款“泰绿”?这次,我劝你慎重。


除此之外,在黄启成看来,“泰绿”的供应链尚未发展成熟。

一般来说,一款网红单品想要穿过“网红周期”,需要标准化的原料支撑。
对于泰绿来说,主要就是泰国绿茶的标准化。而如今,“泰绿”柠檬茶虽然爆火,但原料还没跟上,目前市场上,有品牌在认真打磨这款产品,但仍存在不少乱象,“很多小店用的泰式绿茶都是三无产品。”

“泰绿”在产品设定、产品营销有很多借鉴意义,但要真正把这款产品做好,还是要回归到健康的原料、稳定的出品上——毕竟这才是新茶饮所追求的,也是消费大趋势要求的。


饮品品牌,其实可以定义自己的“原谅绿”(文案都帮你准备好了:你看这片绿,像不像你的基金……)。这里有一些给茶饮“加点绿”的方式,了解一下:1.加入抹茶粉,“绿”得更健康据黄启成介绍,1柠1最近上新了一款香水柠檬玉露,茶底为玉露+抹茶粉,让一杯茶呈现出翠绿色,规避了不健康的风险。

2.牛油果、绿宝石,都能呈现“好看的绿”除了用茶底调色,也可以通过水果调色。比如,奈雪的茶的霸气芝士绿宝石瓜、7分甜芝芝牛油果等等。

这些水果的绿,虽不如“泰绿”那般翠绿浓烈,但同样适合春夏。3.借助小麦草汁等“天然着色剂”
小麦草汁、羽衣甘蓝均可作为“天然着色剂”,小麦草汁属于蔬果汁类,羽衣甘蓝属于蔬菜类,都可以在满足健康的前提下将饮品调和成绿色。4.视觉上,可以用绿色打造“沉浸式体验”在广州,有一家名为急急脚咖啡公司的“网绿咖啡馆”,这家店无论门头还是空间内部,都用了大胆亮眼的绿色,同时搭配创意细节,打造新奇感,用时尚又复古的风格,吸引年轻消费者前去拍照打卡。

对于饮品品牌来说,即便无法对空间进行重新布置,但也可以通过绿色来制造清新感。

颜色是品牌最容易给消费者留下深刻记忆的元素,在口味接受的初期,往往能充当品牌语消费者的沟通桥梁,为产品附着更多情绪价值。比如圣诞节的红+绿、樱花季的粉+白、海洋风的蓝+白,看到配色,心中就有了画面和情绪。
但市场对流行的接受度,最终还是会体现在产品上。我们既要用脑洞,来填满消费者的好奇心,更要保持健康的初心,提供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饮品。当网红的潮水褪去,专业的产品才能沉淀成经典。

统筹|妮可编辑|金语 视觉|江飞文章为咖门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