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上已遭禁止使用的DDT杀虫剂竟出现在冷饮中!台湾知名连锁英式红茶饮料店“英国蓝”,被消费者检举“玫瑰花瓣冰茶”喝了头晕不舒服,苗栗县卫生局昨表示,获报抽验玫瑰花瓣原料,竟验出11项农药残留,其中4种农药含DDT杀虫剂成分,除立即要求全台96家分店的玫瑰花瓣冰茶下架,卫生局也将扩大追查流向。
花茶也会超标?香味扑鼻并非自然
从事玫瑰花有机栽种的屏东大花农场负责人杨添得指出,台湾因玫瑰花田种植面积有限,市售玫瑰花茶多数是进口,香味扑鼻显然违常,全开的花应带些腥味,只有微开的花苞才有绝佳香气。杨添得表示,进口花茶屡被检出残留农药,政府未能正视才是症结。他提醒消费者,可从外观来判别品种,进口玫瑰花茶多呈完整小花苞,台湾本土产的玫瑰花则是花瓣片。
“太恐怖了吧!怎会有农药残留?”台南市民张静怡说,她喝过英国蓝的玫瑰冰茶,没想到竟有农药残留,以后不敢喝了。市民陈文成说,若是英国蓝的玫瑰冰茶出问题,卫生单位应稽查其他茶饮原料,保障消费者权益。也贩售花茶饮料的古典玫瑰园表示,该店销售的玫瑰红茶是英国进口,进口前会送样到SGS检验,货品进到公司时还会再次送验,确定符合标准才会出货。
英国蓝96家门店停业,五十嵐卷入风波
在“玫瑰花瓣冰茶”事件发生后,检查部门对英国蓝其它茶饮也进行了检测,发现“大吉岭红茶”、“伯爵红茶”及“锡兰红茶”也含有相同的杀虫剂成份。而DDT曾经是最著名的合成农药和杀虫剂。后来人们发现DDT不易降解,积累下来对鱼类和鸟类生存繁殖不利,破坏生态平衡,因此在世界大部分地区已经停止使用DDT,只有少数地区继续使用以对抗疟疾。
英国蓝原是台南地区的茶饮店,以贩售外国红茶著名,2010年开始接受加盟,现有96家门店。检警查出,洲界公司从斯里兰卡进口一整个货柜的红茶后,再转卖给下游厂商,其中英国蓝是主要客户。由于英国蓝其他6种茶类也被验出有农药残留,英国蓝全台门市遭勒令停业。
据了解,创办人陈玉惠坦承,只去过1次洲界公司,因单方面相信洲界提供的检验报告,没查厂也从未将产品送验,而她当庭想起90多间加盟商给予的压力,及10多年来的心血泡汤,不禁崩溃落泪,坦承若还有机会,会做好产品的溯源管理,但不愿认罪。
正当舆论震动之时,知名茶饮料连锁50嵐四季春茶也被爆农药超标。其经销商检出农药残留超标(检出芬普尼0.003 ppm,新法规标准:0.002 ppm,旧标准:0.005 ppm),立即通知50岚总公司所在的台南市卫生局,但由于情节非重大,且法令于去年七月间曾修改,因而还必须厘清其制造日期适用法规标准。
台北市卫生局表示,原定6月召开的食安委员会,将提前于5月召开。本月也启动连锁饮冰品店产品监测,预计1个月内完成。
茶饮含农药 资深评茶师:喝不出来
茶叶陆续被验出农药、杀虫剂,引发恐慌,资深评茶师坦言,茶饮中残留农药,单用喝的喝不出来,仅能要求厂商严谨检测。他强调可以登录农委会“台湾茶叶产地及安全追溯服务系统”,公开产地履历,消费者只要用手机扫描瓶身QRCODE就可查询产地、品种、栽培方式,还可取得农药检验分析,确保农药残留符合标准。
如何分辨是否添加香料?资深评茶师黄文和说,天然的茶喝起来口感顺、回甘,但若是加了香料的茶,不仅味道苦涩,喝多会腻、肚子也会不舒服。
台湾茶的成本比东南亚进口的贵上3、4倍,许多业者为了节省成本,进口东南亚的廉价茶叶,再添加香料加味,混充为台湾茶。东南亚地区茶农多使用便宜农药,凡是农药越便宜、毒性就越持久。
台湾百年老茶行业者蒋炳岩表示,一般进口或走私大陆、越南茶叶加运费的价格,约仅值台湾茶叶成本1/8,一旦混入台湾茶叶后,价格翻了七八倍,黑心获利可观,才会连知名茶行也禁不住暴利诱惑。
毒原料事件一再频发,显示出品牌商家在慎重选择供应商的重要性,并且不要盲目相信对方提供给的所谓“合格”的检测报告,应该加强内部检测。
事件发酵后的影响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对消费者的信心打击力度尤为严重。2013年的毒淀粉事件波及整个珍珠奶茶行业;2014年顶新集团旗下的正义油品使用饲料油混猪油贩卖事件被曝,本来是在油品上发案,后来消费者全面抵制顶新,连带旗下的多品牌也收到重挫。
针对英国蓝事件引爆茶叶来源问题,食品药物管理署表示,原则上对进口茶采取3层把关,此事件爆发后,边境加强对进口食品号列入关的茶叶、花草茶采逐批查验。4月底起将启动针对全台连锁手摇杯、冰饮店的项目稽查,过去重点只稽查饮品、冰块或店内的卫生条件,这次则以茶叶为重点,这也是历年来针对手摇杯、冰饮店的最大一项稽查项目。
台北市卫生局已对市售茶饮店、茶行等业者执行“茶叶及花草茶农药残留抽验计划”,并针对洲界公司贩售的“薰衣草茶”、“桂花茶”、“伯爵红茶”、“锡兰红茶”、“大吉岭红茶”等5款产品,及“CEYLON BLACK TEA”原料全部抽验,共计抽验26件产品,预计于4月30日发布结果。
台湾卫生部门,也表示应透过“自主管理+稽查机制”,要求茶饮业者做好卫生自主管理,并应向上游厂商索取检验报告,同时卫生局应透过市场稽查机制,监测茶饮及使用原料残留农药的安全性。针对手摇杯饮料爆发问题茶叶事件,卫生福利部分曾有意要求手摇饮料业者,在饮料杯外包装上加注标明原料产地及成分,近期将召开会议,邀集专家学者与业者先行沟通讨论。
手指按住下方二维码两秒钟自动识别图片添加饮品界公众账号回复任意关键词查看您想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