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精品咖啡文化杂志饮品界网 蓝瓶咖啡(blue bottle)的创办人詹姆士.弗里曼(James Freeman)最想做的事只有两件:演奏单簧管和泡咖啡。 近年蓝瓶咖啡蔚为风潮,主打让消费者能花5美元买到高品质的单品、新鲜烘焙咖啡,在全球已有75间分店,烘豆量达到260万磅。2017年雀巢买下蓝瓶部分股权,据称这让蓝瓶的市值来到7亿美金。 蓝瓶咖啡的创业起源 在创立蓝瓶咖啡以前,弗里曼是个单簧管乐手,但因为太爱喝新鲜豆子泡出的咖啡、却老是买不到烘焙得刚刚好的咖啡豆,才走上了自己烘焙咖啡豆的路。他北加州找了一份兼职的乐团工作,没有演出的时候,就在自己的公寓里烘豆。 不久后,弗里曼开始思考,或许可以把豆子卖给像他一样、渴望在日常生活中买到一杯好咖啡的人。 虽然身边的友人纷纷警告:咖啡市场早已过度竞争。但弗里曼完全不受影响,他回忆,没有几间咖啡店诚实揭露他们的咖啡是否新鲜,当时旧金山甚至没有一间咖啡店会在咖啡豆外包装印上烘豆日期。这或许是他的商机。 他在受访时曾提到,担任单簧管乐手虽然会觉得满足,但那样的满足愈来愈稀薄,相较之下,咖啡反而能给他喘息的空间。于是,他辞去乐手的工作,开始在旧金山和奥克兰的农夫市场摆摊,卖以自己的豆子沖出的咖啡。 从买生豆、缴房租到咖啡车的摊位都需要钱,而且他还特意找人设计蓝瓶的logo,几乎投入了所有的积蓄,花了近2万美金,其中的1万5千元还是靠2张信用卡「预支」来的。 随着愈来愈多人愿意在咖啡摊位前排队、给予好评,他在开业三年后下定决心选在旧金山市中心一处「狭小、闻起来有尿味」巷子的车库开了蓝瓶首间店面。 这间店至今仍持续营业,如今Twitter的总部就在几条街之外。据说前Twitter执行长伊凡‧威廉斯(Evan Williams)也是蓝瓶的粉丝之一,甚至在2014年投资了蓝瓶。 户头一定要有钱!蓝瓶咖啡一开业就获利 因为没有商业背景,弗里曼对蓝瓶的生意一直相当谨慎,每个月都一定要确保银行帐户里一定要有钱,这也让蓝瓶在一开始就持续获利。 「我不知道你可以花的比你赚的多,这也许就是毫无商业概念的好处,你永远都想着要多赚一点,」弗里曼说。 蓝瓶的生意持续拓展,2014年蓝瓶首度进军东京,如今在日本已有14间分店。随后蓝瓶总共从投资人身上获得1.1亿美金,投资者包括Google Ventures,Instagram共同创办人凯文‧西斯创(Kevin Systrom)和U2的波诺(Bono)等。2012年投资的布莱恩‧梅翰(Bryan Meehan)加入成为蓝瓶的执行长,协助蓝瓶进军国际市场,并引进雀巢的资金。 挑战星巴克?第三波咖啡浪潮来袭 蓝瓶咖啡的崛起,反映了近年来市场对精品咖啡的需求,掀起了第三波咖啡浪潮(Third-wave coffee),让蓝瓶有了挑战星巴克、Dunkin’Donuts等连锁咖啡的机会。 分析师指出,第三波咖啡浪潮是以高品质咖啡为主,业者不在把咖啡视为单纯的快速消费商品,而是视为如品酒般的享受,会强调咖啡豆的品种、产区、处理与沖煮方法。例如蓝瓶在设立分店时,会限定在店舖附近烘豆、而非总公司统一烘豆完成后派送至分店,减少碳足迹的做法较为环保,也能确保咖啡豆的新鲜和品质。 分析师预估,2019年美国的连锁咖啡市场规模达500亿美元,而蓝瓶所在的精品咖啡市场在近10年快速成长,愈来愈多消费者愿意花多一点钱,买一杯更高品质的咖啡。 但分析师也提醒,中小型城市则仍偏好星巴克等深耕已久的咖啡店。今年2月,蓝瓶以「要投资其他地区为由」关闭了迈阿密的分店,有人认为这显示并非每个城市都有足够的高端消费者撑起一杯咖啡5美元的市场,蓝瓶的全球性扩张势必受限。 蓝瓶咖啡创办人:星巴克不是对手,而是助力! 弗里曼不认为星巴克或其他大型连锁咖啡店是蓝瓶的竞争对手。对他而言,星巴克创造了一个人们愿意付钱到咖啡店聊天、享受的世界,反而协助蓝瓶舖路、让更多高品质咖啡能拓展到全世界,「我们实在很感谢星巴克。」 但弗里曼也无法反驳的是,蓝瓶的产品是靠主打和星巴克完全不一样的豆子而发迹。弗里曼回忆,当时蓝瓶沖泡咖啡的时间、烘豆的程度等都和星巴克不同,许多人认为这样恐怕难以成功,但人们反而受这样的不同所吸引。「我们需要更多员工、比星巴克更贵一点,但就是这样的不同让我们更吸引人,」弗里曼说。 资料来源/CNBC、TIME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网站部分内容如图片、我们会尊重原作版权注明出处,但因数量庞大,会有个别图文未来得及注明,请见谅。若原作者有任何争议均可与网站联系处理,一旦核实我们将立即纠正,由“饮品界网”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本文意在传播咖啡文化,若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