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巴克气氛组?”上周末,一张段子截图让话题#原来星巴克还有气氛组#登上热搜,随后星巴克宣称“我们决定立即招募官方气氛组”,顺势还给自己来了一波宣传。星巴克为什么这么会“玩梗”?

作者 | 金语

星巴克公开招募“气氛组”?周末,一张段子截图引发#原来星巴克还有气氛组#热议话题。


更意外的,@星巴克中国随后在微博发文“招兵买马”,宣称“我们决定立即招募官方气氛组”,顺势还给自己来了一波宣传。


本来只是一个大家“看看就好”的话题,经过星巴克的宣传,变成了与消费者之间的实时互动,还上了热搜。
不得不说,星巴克这波“玩梗”又让人学到了。

品牌玩梗,要形成与粉丝共通的记忆点不同于有计划的营销,品牌玩梗的前提通常是一个社会上随机发生的事件引发关注。比如kindle“泡面梗”,一开始是不少网友调侃kindle适合盖泡面,结果kindle官方自嘲,在淘宝上打出“盖Kindle,面更香”的广告。

再比如今年#杨国福邀请张亮代言#的微博话题登顶热搜。起因是一位网友在艺人张亮的微博下吐槽“张亮麻辣烫”存在加麻酱收费、菜品贵等诸多问题,让他多管管。

张亮那句“去吃杨国福啊”的俏皮回应,更是让话题顶上热搜。随后@杨国福麻辣烫也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邀请艺人张亮为自家代言。这波借势为品牌累积了足够的声量。
茶饮品牌也有很多擅长“玩梗”的选手。
比如今年3月喜茶在官微发起抽奖活动,抽到一名名为“等一杯茶颜悦色”的粉丝。结果一出,喜茶和茶颜悦色立马登上了热搜,以至于网友纷纷调侃“终究是错付了”,更是在线喊话“干脆出个联名”。

后来也正是这一场错付,双方来了一场“网友见面”,甚至推出了联名款“喜笑颜开”,从概念到整体设计都很有CP感。再如,前一段时间#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网络刷屏时,奈雪借机将 9月23 日定为“奈雪奶茶节”,通过“造节”将年轻人对于奶茶的喜爱转化为了品牌的标志性符号。

品牌玩梗,实际上是帮助一个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扎根,建立起一个特色的品牌符号,形成粉丝共通的记忆点。

品牌玩梗,要注意什么?虽说不少品牌吃了玩梗营销的福利,但也有品牌翻了车——不是任何梗都可以被运用在品牌营销中。1、要和品牌定位相契合比如前段时间爆火的“打工人”,这本是打工仔们的集体自嘲与自娱自乐,是苦中作乐的强颜欢笑,是“丧文化”流行下成年人的一种黑色幽默。结果宝马接梗时,让社畜“打工人”嗅到了一股“凡尔赛”的味道。


文章为咖门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1月5日,上海见!咖门2021万有饮力大会开启!稳住,能赢!
长按下图二维码了解详情:


—商务咨询—18339988529(同微信)|17310709150(同微信)
—课程咨询—
13253329903(同微信)|15565053720(同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