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咖啡沙龙”和“哇咖啡”牵头组建的非营利性咖啡指南针(Q-Pass)机构,让中国的Q-Grader能够发挥好这“买卖”之间桥梁的作用。2015年1月5—11日,咖啡指南针(Q-Pass),第一次踏上了云南普洱的咖啡产区。125杯咖啡25支样品豆9个咖啡庄园8名Q-Grader几百次的啜吸、评判、记录4天时间,实地探访“杯测”到的好豆这就是咖啡指南针(Q-Pass)这次普洱之行的工作"杯测"?“Q-Grader”?这事听上去很神秘或者高大上。其实就是为了"卖"! 卖橘子的农民也会做这事。摊儿上一般会有两堆,大一些的就卖4块,小一些的就卖2块。这就叫分级制度。好的贵一些,不好的便宜一些,道理很简单。“Q-Grader”就是来评价咖啡豆好坏的人深入产地是为了追溯咖啡的种植加工环境以便探究改善的可能“杯测”就是评价咖啡豆好坏的方式之一几千人辛勤劳动了一年的期盼就是卖个好价钱习大大有中国梦这些咖农也是有中国好咖啡的梦大家又何尝不是? 第一天: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那边准备了来自7个咖啡庄园的17支测试样豆。
版权信息:以上文章由咖啡沙龙自主约稿编辑,未经同意不得转载原文作者: 湖北山水人家 柏林编辑校对: 咖啡沙龙 林健良投稿合作: tips@coffeesal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