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武汉14家方舱医院“关门大吉”,各地餐饮堂食陆续恢复,武汉周边部分城市解封,种种迹象表明疫情将成为过去。
用逐渐轻松的心态回看整件事情,我们会发现,从病例出现到封城,有太多现象与奶茶店运营时出现的问题极为相似。

这些问题就如“新冠病毒”一样,一旦爆发,足以让奶茶店倒闭。

1月初,专家对出现的新冠肺炎判定为有限人传人,病情可防可控。
而后,武汉百步亭社区的传统活动“万家宴”并未因有多起病例的出现而停办,当天的百步亭依然人声鼎沸。
有限人传人的判定、聚集性活动的举办,都为疫情传播提供了助力。

这些情形的出现,我们可归纳为“无知者无畏”。这样的场景也常出现在奶茶店创业初期。
不少奶茶店老板在创业前,仅仅是去自己喜欢的品牌看一看、走一走,喝了喝他们的产品。然后开始选择入行。
在他们看来,奶茶店产品就是各种原料勾兑一下,但根本没考虑过同样是红茶,阿萨姆、锡兰、大红袍之间有什么不同;奶精、鲜奶、奶油做的奶茶风味上有何区别;果糖与冰糖、白糖该怎样选择。

对于健康概念热情执着,却忘了主力消费群体口味的需求,以至于“清淡概念”饮品被顾客吐槽性价比低、偷工减料。
甚至常常会觉得自己的产品是未来型产品,一定会有懂的人欣赏,最后一炮而红,这一信念直到门店转让时才产生动摇,有点小后悔。
过度的自信让奶茶创业者听不进去其他声音,与武汉早期宣传可防可控,对不同声音予以否定的现象,都易让人产生错误判断。


除夕夜,因网络不少视频片段的过度渲染,让人触目惊心。不少人询问武汉的情况,当地一位业内人士,用了一段这样的比喻描述了当时的情形。
把现在的武汉比喻成一个新开的奶茶店,刚开业,突然生意爆单了。由于员工从未经历这么大的场面,再加上原物料短缺、点单人员不引导,不断接单,造成了人挤人的场面。
排队等候数小时的顾客,还没拿到点单的产品,开始烦躁不安,对店员表示不友好。店员不知所措,只能闷头做产品,顾客就说对他们不管不顾。有的心理脆弱的店员过于紧张,导致号啕大哭。

后来总部听说此事,作出几个措施,派人员与物资增援。为避免以后出现类似的事情,总部决定在这个城市再开几家店进行分流。
这一段描述对应的就是最初医护人员、医疗物资不足,人等床位,中央紧急调派人员援助,修建雷神山、火神山等场景。

就如那位业内人士所讲的一样,在行业中,我们常看见排队N小时等饮品,外卖小哥与店员发生冲突,这些都是运营能力不足的表现。

在中央大力调派物资增援时,湖北有关部门对于口罩、床位等防疫数据不清晰、不明确,一度遭到诟病。
而在奶茶店实际运营中,一些突发事件处理不当,也会造成事件升级。

比如黄牛加价、雇人排队被曝出,或是店员与外卖小哥因杯子破损、出单时间产生口舌,最后变为肢体冲突。
而去年武汉,某外卖骑手杀人事件,就是处理问题失误而造成的悲剧。
处理不当不仅在于外部,还有内勤细节。比如卫生问题、产品不标准化、人员消极怠工等等。要完美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应变能力,更要开店当初就有一个清晰的目标。

往往开店当初的迷之自信,让创业者就已经为后期的不知所措埋下了伏笔。
万物事理皆相通。
新冠病毒所造成的肺炎是对医疗系统的一次挑战。而在奶茶店的实际运营中,也潜藏着不少“新冠病毒”。
如果奶茶店或茶饮连锁,只流于表面工作,用口号与市场竞争。而没有深度调研、具体行动、一意孤行,迎来的或将也是一场“病毒爆发”。
—————END—————中国饮品快报编辑|小W 版式|小N
我们致力于为奶茶、咖啡行业提供全面而独到的资讯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