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5刚刚过去,在这期间,一些茶饮品牌也趁势大力宣传打假措施来维护品牌与消费者的权益,当然打假之路并非容易,知名茶饮品牌喜茶告某公司侵权商标案件在近期才被判决,喜茶获赔76万元。

3月16日,广州市白云区法院公布了商标法修订实施后白云区首例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案件,喜茶告“港座喜茶”餐饮品牌商标侵权胜诉,获赔76万元。

据案情显示,喜茶属于美西公司旗下的茶饮品牌,具有行业知名度与广泛的消费者基础,及商标形象已经广为人知,图形商标等商业标识也已申请商标注册并获准,现均处于有效期内。
但在2018年,美西公司发现一茶饮品牌未经许可,在其经营场所内的店招、墙饰、茶杯、宣传单等部位大规模使用与公司注册商标与喜茶相同,经工商行政管理局调查,发现茶饮品牌经营的“港座喜茶”餐饮品牌属于某公司的特许经营运营项目。


之后,美西公司遂将某公司、茶馆的经营者陈某一并告上法庭,要求立即停止侵权,并分别赔偿300万元及100万元。此案件历时一年后,最终法院根据商标法的规定,侵权公司与茶馆经营者陈某分别承担的赔偿金额共76万元。

关于喜茶告状的这起商标侵权事件赔偿问题,白云区法院审理认为:在未经过美西公司授权的情况下,被告公司在其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大量使用了含有“喜茶”、“HEAKCAA”文字及喜茶品牌logo相似的图形标志,已构成美西公司注册商标的侵权。
这种行为容易使公众对商品或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应承担停止侵权、销毁宣传材料、删除宣传信息并赔偿损失的责任。

在赔偿数额的问题上,因各方当事人均未提供足以采信的证据证明美西公司的实际损失数额,或被告的实际获利数额,但被告公司已向四个被特许人提供特许经营服务,被告公司势必对此获得了收益。
因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并综合考虑注册商标的知名度、正品售价、侵权者的主观过错程度和纠错态度、侵权形式、期间、后果、影响以及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支出等因素,酌定被告公司应承担的赔偿金额为70万元,茶馆经营者陈某应承担的赔偿金额为6万元。

类似案件在行业内也不光是喜茶,在餐饮行业近几年出现很多侵权案例,一些餐饮公司也应当吸取教训,对于在商业宣传,走正规渠道才是一个品牌的长久之路,靠山寨依托知名品牌来创建流量最终都是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最终名利两空。
信息来源:广州日报记者:章程、汤南通讯员:云法宣、民三庭、段静楠原文标题:《“喜茶”胜诉获赔76万元!白云首例“惩罚性赔偿”案宣判》—————END—————中国饮品快报编辑|小W 版式|小N
我们致力于为奶茶、咖啡行业提供全面而独到的资讯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