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杯咖啡,三种价格”有两个版本。
一个是在法国名为“希拉的小店”的普通咖啡管里。一位男士给了邻座一位女士一个热情的拥抱,随即向服务员点了一杯咖啡,付了1.4欧元。而故事的主人公也走到服务员身边,说:“我要一杯咖啡!”服务员却要7欧元。而新进来的一位女士,对服务员说:“请给我一杯咖啡好吗?”服务员向她收了4.25欧元。
后来,主人公的朋友向她透露了其中秘密:这是小店的服务创意,也是法国人注重礼节的写照。
另一个版本,则来自中国的常州。在九州数码商务楼里,有一家叫“ming”的自定价咖啡馆。由于老板自认为咖啡会随着制作者的心情、时间或者顾客的口味需求不一样,导致咖啡的口感不一样,于是独创了新的定价法——自定价。0到5元,是很难喝;5到15元是一般;15元以上表明咖啡不错;而咖啡的收费标准则是0到30元。
小店虽然开业不久,但凭着这样的创意销售方案着实吸引了不少粉丝(当然难免会有人图小便宜少给钱)。而老板也表示正计划在市中心开设新的咖啡店,同样保留自定价的模式,而且也会为那些有操作基础或者有兴趣的顾客提供DIY的服务—顾客动手自己做咖啡。
第一个故事是店员自行对咖啡定价,标准则是顾客的友善度。而此方法在我们的门店经营中也可以运用到,甚至可以变为一种促销方式。比如:只要顾客在点单时向服务员说谢谢、请这些礼貌用语,就可以享受折扣。这样也就拉近了顾客之间的距离。而顾客的正能量同样也能传递到服务员,因为他们得到了认可。
顾客自定价则是将顾客的利益突出在首位,增强顾客与店主的互动交流。
相同产品不同价格是否能够成为一种新的销售创意,还看各位对于门店执行的掌控力度。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关注《饮品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