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狐狸关注的公众号统计出整个中国地区(含港、澳、台),持有Q证(国际级咖啡风味品质鉴定师)的咖啡师数量。具体有多少狐狸忘记了,但是总体的数量占比约为全世界总数的23%。狐狸预计的数据和真实的数据虽然有一定出入,也还算是比较接近的状态。
全球Q Arabica grader截止目前共5529人这篇文章出来后,狐狸所在的群内开始进行着各种讨论。Q证被认为是行业内考核难度最大的证书之一,成为Q师的人在很多咖啡师眼里象征着权威,都觉得经过他们的感官鉴定,一定是对的。狐狸刚刚接触精品咖啡时,某天看到一篇文章,上面是某个在咖啡行业工作十年以上的职人写的一段经历:
他到某个城市去参加咖啡展,展会结束之后又在该城市逛了几个知名的馆子。逛到其中一个咖啡馆的时候,馆主刚好在举行杯测,这位职人推开门进去的时候发现圈内全是一帮熟悉的面孔。不多时,在杯测间进行准备的工作人员走了出来说——欢迎有Q证的人和他们一起进行杯测。而这位职人由于没有考过Q,就没有进去参加杯测,之后他写了一篇文章聊了聊他对这个事情的想法。
当时身边相熟咖啡馆的馆主告诉狐狸,Q证有什么用呢?无非是花了钱,去学怎么喝咖啡,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在没有参加考试之前的狐狸也和大多数人的想法一样,觉得入行十几年的前辈没有被允许参加杯测是活生生的排斥,而Q证则是对自己味嗅觉的一种认可而已。
但是当狐狸真正开始接触并学习这个系统开始,想法被颠覆了。咖啡这件事,从开始到结束,其实都是围绕着感官进行的。如果你是小白,你喝不出咖啡的不同,相信你也不会对咖啡感兴趣;如果你是大神,如果你在感官上有问题,相信别人也很难认同你。无论是怎样的咖啡师,对咖啡都有着自己的理解。但是这些理解究竟是否正确,授业解惑的时候能否正确解释当前的问题,就有待商榷了。
系统地学习咖啡,并不是为了拿证书来炫耀自己,而是通过系统的知识去矫正自己对咖啡的错误认知,或者解决那些突发的问题。就好比CQI的Q系统是为了让杯测师们用同一个标准或者是咖啡语言进行沟通,而SCA研磨与萃取的等级课程是为了让咖啡师们在日常出品中能有数据和依归更好的解决在萃取上的问题。
有没有证书其实并不重要,在课程当中你得到的专业的知识和系统的体验,并且也会接触到老师们一些比较先进的知识点,这才是最重要的。对于咖啡而言,沟通的频道和标准相同,才是王道,毕竟频道不同是无法正常谈恋爱的,物种不同的爱情是违反天条的。
留言说说:你觉得考咖啡证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