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粕谷哲(Kasuya Tetsu),2013年的时候,他进军咖啡业,短短两年,就拿下了日本爱乐压大赛冠军。去年他再接再厉,拿下2016年日本冲煮赛冠军,并于六月底在柏林的世界赛WBrC荣获世界冠军。
图片来自网络粕谷哲(Kasuya Tetsu),这个名字对一般消费者来说也许还算陌生,在2016年获得WBrC世界冲煮大赛冠军的他,是个诚挚可爱到令人印象深刻的腼腆男孩。在一次因病住院时开始接触咖啡,也经由咖啡重新思考生活,Tetsu出院后转换跑道进入咖啡圈工作,用自己的方式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冲煮理论。
分享科学冲煮法除了信任自己这套方法,更希望藉由分享简单易懂的理论推算,让更多人了解冲煮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并能用实际、科学的方式找到自己的专属冲煮recipe(处方),进而开始享受咖啡的乐趣。
因为一般人对咖啡的印象跟观念不容易改变,他认为要支撑这个念头需要相当程度的影响力作为着力点,所以开始参与赛事,直到打入赛并获得冠军殊荣。被问到未来是否考虑继续参赛?他表示自己是个非常爱玩的人,会考虑如爱乐压大赛这类像趣味竞赛一样好玩的比赛。
冲出不好喝的咖啡,常是因为抓不到合适的萃取率,而Tetsu想告诉大家的萃取逻辑其实是研究过冲煮的人都知道的操作方式——也就是固定变因。通常家里备有的器材设备不太会改变,所以只要每次针对使用的单品豆固定研磨刻度,再调整其他条件,配合个人冲煮节奏,便能试出所谓的好喝的区域。Tetsu将自己的摸索过程统调整出一个脉络,作为引导初学者认识咖啡液萃取的简易指南,从说明自己冲煮咖啡的4-6理论开始,并进行实作师范,然后以一对一的方式针对每个学员冲煮过程提供调整建议。
图片来自网络四六理论与实作指导所谓的四跟六,是将冲煮水量分成4:6的比例,他解释,萃取过程中溶解出来的分子,前段包含香气、酸质、甜感,决定整体风味;中后端则影响咖啡液的浓度,也就是口感。他利用数据,分配前段跟中后段的水量比,然后利用土法炼钢的方式反复测试,最后决定出这支豆子的冲煮应该分成几个区间,以达到理想的味道与口感。
图片来自网络以Tetsu在世界赛中所使用的日晒艺伎为例,选择了稍微粗一些的研磨刻度,将注水分为5次,若总冲煮水量是300克,前段2次注水就是120克,若第一次注水决定萃取咖啡的酸味多寡,第二次就决定甜味含量,这两次注水的分配可影响酸多一些或是甜多一些。而剩余水量分三次注水,空置好注水力道及速度,则可调整口感厚度。
给初学者的小提醒虽说自己在家冲咖啡是一种放松享受的状态,Tetsu还是非常建议大家要培养自主习惯,一边记录、做数据比对(刻度、时间、水量等)。所以称非常重要,学习阶段绝对不能放弃测量,直到可以稳定冲煮。其次是TDS浓度测量仪,可以测出液体中的总溶解固体量,对咖啡师来说是相当实用的器材,一般家用因较少准备道这个仪器,也可以再每次测试时借由记录感受道这个仪器,也可以再每次测试时借由记录感受来替代。细细观察每次调整后的口感、风味表现差异,这份学习历程可以帮你比对出自己的专属套路,也可以说是神秘食谱。了解萃取原理及逻辑后,就会知道在家冲出好喝的咖啡真的并不困难。
就像多数咖啡师说过的,[咖啡没有是非,你觉得好喝,那就是杯好咖啡。]过程中他不断地提醒,“Not to brewing better,is to enjoy.”咖啡潮流(味道)一直在变,能享受其中带给自己的乐趣才最重要的不要太执着于技巧,要去体会冲煮本身。撰文、摄影/陈依伶 整理编辑:玲子(微信号xmlingzi)
本文节选至杂志《咖啡志》第7期如果喜欢,别忘了打个赏,这篇文章背后是小编花1小时的研究,将繁体字咀嚼消化,再转换成简体字。主编说了,你点个zan小编就能涨一块钱工资~延伸阅读:
咖啡粉锤知识大全,你没见过的真不少这本咖啡杂志为何如此抢手?《咖啡志》最新一期已到,帅的早就入手!如何培训咖啡新人?(店主必读)小心!你的咖啡品牌被别人抢注了!如何开家成功咖啡馆?(深度好文)什么水冲咖啡最好喝?答案在这里猛料丨这本《咖啡志》已卖疯,咖啡人都想看!点击“阅读原文”速度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