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明少糖,评论还说“太甜了”;同样一杯柠檬水,有人说酸苦,有人说太甜。酸甜拿捏,直接影响复购率。一杯饮品,怎样调整酸甜比才会让人有“入口惊艳”的感觉?



翻翻大众点评,甜酸问题简直是差评重灾区。

“甜酸比”失衡,不光甜酸受影响,苦涩甚至“辣感”也会跑出来。为了弄清酸甜问题,我请教了多位研发专家。
1、用酸去激发甜,才是最佳状态水果的甜酸比,是水果的总糖量和总酸度的比值。并不是所有的水果甜酸比越高越好,而是糖度与酸度的比值要恰到好处,用一定的酸去激发甜,口感才是最佳状态。农夫山泉的橙子为什么取名17.5度?因为它的甜酸比平均值大致为17.5°。17.5°就是橙子黄金甜酸比。刚好恰如其分,甜得可口酸得怡人,是公认的“黄金甜酸比”。

2、不同的糖有什么样的表现力?甜感主要来自两方面:糖的风味甜感、水果本身的甜感。在糖的选择上,逅唐茶业禹博川认为,糖度“不挂口、不酸口”的糖,就能做产品。不同的糖,提供不同的风味表现力:
- 蔗糖浆:风味饱和度高,前中后段都能供应甜度来源。冰糖浆:营造饱和度更高,不会反酸,甜度约有蔗糖的8成。果葡糖浆:只有前段修饰,后端风味不饱满,甜感比蔗糖高,经济实惠。

以白砂糖甜度为100,参照咖门饮力学院“水果茶”研发课3、草莓是高酸,苹果是中酸?水果的酸度主要取决于水果中的有机酸含量,如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异柠檬酸等。如果含糖量高而含有机酸低,那吃起来就甜甜的;相反,如果含有机酸高而含糖量低,水果吃起来就会比较酸了。在饮品的实际操作中,水果的酸度和生活认知也不完全相同。高酸类水果:梅子 李子 柠檬 柳丁 草莓 莲雾

中酸类水果:梨子 木瓜 芭蕉 苹果 葡萄 桃子 凤梨

低酸类水果:香蕉 西瓜 荔枝 石榴 水蜜桃



平衡,是许多品牌研发总监都在强调的一个词。那么调制一杯酸甜平衡的饮品,有哪些关键点?1、别让甜抢了其他“主味”的表现7分甜产品负责人潘升仪认为,糖颜色越深,表现的风味组成越多样,所以当选择水果搭配时,多考虑颜色呈现及风味,会不会抢了主角水果的风味,“近期使用冰糖、白砂糖配水果系列较多,其它糖多搭配奶制品及茶底。”

长久以来,果葡糖浆是很多人的选择,因为最没有“个性”,不容易抢了其它主味的表现。2、目标客群年龄越小,越爱“吃糖”甜与酸,除了口味差异明显外,也跟品牌主要针对的消费群体有关系,学生、白领对与甜度要求也不同。消费群体年龄越小的偏好甜度偏高,这是人的天性。3、酸是饮品风味天然的“保鲜剂”煮叶研发总监陈鹏毅认为,酸甜是风味的两个组成部分,平衡只是相对概念,如何在口感协调的同时强调每个产品的记忆点,才是核心。“部分水果茶用柠檬汁去复配,是为了提供鲜感,有一定的刺激口感,也符合夏天的风味气质。另外,酸对饮品风味的保持会好一些,冷泡茶加入一些偏酸的水果,也是一种天然的保鲜剂。”陈鹏毅说。

他还认为,现在新茶饮的甜度在调低,酸度也要调整,茶饮的功能性、健康性也将更加凸显。4、考虑门店成本,多一种糖就是多一个SOP逅唐茶业联合创始人禹博川还提到一点,糖与奶制品也是门店周转较大的品项。“成本解决好后,我个人并不会考虑多种糖的运用,多一个选择就是一个庞大的SOP添加。除非像烤奶品牌一样,专做糖风味为主的产品特点来进行营销。”禹博川说。如果专做糖风味为主的产品,那么和专业的糖厂来配合就是必须的,定制糖就成为首选。


- 听听头部品牌导师现场点评,了解茶饮研发思路、新品流行趋势;看看选手的产品制作过程,感受更鲜活的思路创意,寻找适合你品牌的灵感来源;逛逛现场布置的物料设备展区,实时了解市场动态、碰撞资源。
到场观赛采取预约制,需提前报名。来吧,9.9元,交个朋友,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或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到场观赛:

另外,今天(6月14日)是华南区选手报名的最后一天,如果你从事茶饮研发,快抓住最后机会加入这场高手对决!

还有什么问题,和咖门小伙伴勾搭起来:华中、华南赛区:18638151818,胡先生。华东、西南赛区:18140846800,陈先生。如有疑问,添加咖门小助手微信咨询:kasir666。
戳蓝字,了解咖门2020新饮力大赛比赛详情:华东区四强诞生!专业评委透露茶饮产品新动向




文章为咖门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商务咨询—18339988529(同微信)|17310709150(同微信)
—课程咨询—
13253329903(同微信)| 15736701356(同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