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是一门看上去很火的生意。
火爆起来的生意不一定能赚到钱,围绕生意打转的业务,却往往赚的盆满钵满。
这种“送水”的商业模式,曾一再证明自过己的盈利能力。
但“咖啡外卖”是个例外。
就在刚刚过去的上周,咖啡外送服务平台“连咖啡微服务”宣布:将部分合作品牌的服务费由每单2元上调至每单5元。
这被外界普遍认为是该平台扛不住烧钱而转变经营思路。
咖sir了解到,咖啡外卖这门利润微薄的生意,如今正遭受着饿了么、美团等外卖巨头的侵蚀,战场厮杀已经火红一片,有些已经黯然退场。
一、“跑腿”生意
坐在办公室,只需要在微博私信留言,或点几下手机APP,连咖啡的配送小哥一会儿就把一杯热乎乎的咖啡送到你手中。
每杯才收你2块钱。
3年前,咖啡外卖就是从事这样的生意。他们瞄准了咖啡市场的火爆,推出咖啡外卖业务,意图在“下午茶电商”最后一公里处掘金。
“连咖啡”是它们的代表。
在盈利设计上,2元服务费是补贴配送员的,外卖平台真正的利润来自与其合作的星巴克等咖啡品牌门店给的折扣。
比如,27元的中杯拿铁,在送够100单的情况下,星巴克会给外卖平台每杯7元的减免。
也就是说,每天送100杯星巴克咖啡,才可能有900的营收。
考虑到大量的人力成本和每天超过100元的油费,这种靠人力“跑腿”的生意,普遍被诟病为“模式单一、利润微薄、烧钱游戏”。
二、巨头抢食
除了本身模式的缺陷,更重要的原因是饿了么、百度外卖、美团等外卖巨头,也切入了咖啡外送领域。
更为要命的是,由于这些大型平台更宽广的外卖品类,它们拥有更充足的人力,更全的咖啡品牌,有些成为会员后还能免外送费。
例如,今年年中,饿了么与Costa华北地区进行独家战略合作,首批 46 家华联 COSTA 门店已经在 5月25日 前全部上线饿了么品牌馆。
在饿了么的战略规划中,首先,它要打破正餐的束缚,为吃货打造包括早餐、下午茶的“全链条服务”。
况且,下午茶这个非正餐高峰期时间段的配送,可以充分利用外送人员的余力,实现效率最大化。
而这对连咖啡等咖啡外送平台来说,是个噩耗。
连咖啡被迫展开自我救赎:它开始自建品牌Coffee Box,企图染指链条上游。
但显然,这种做法对于企业的资金、规模以及产业链都有着很高的要求。
连咖啡看上去有点有心无力。除了烧钱多,以渠道商的身份染指品牌,消费者很难买账。
毕竟,作为外卖渠道商,消费者对你是没有忠诚度的。你在消费者眼中就是一个“跑腿儿”的。
他们要喝的是星巴克,而不在乎是谁送过来。
三、陷入绝境
据咖sir调查,如今连咖啡已经没钱可烧。
它不得不收缩经营,全线退出杭州、成都、深圳、天津等城市,将业务范围收缩到北上广。
同时,星巴克、高乐雅、Costa以及太平洋咖啡等品牌的外送服务费提高为5元。
萧条的不止连咖啡一家。
事实上,经历了市场爆发的咖啡外送市场如今出现挤泡沫的情况,多家咖啡外送企业相继退出市场。
依托微信公众号经营的“星享咖啡微端外送服务”在10月31日还高调打出“下调服务费”的广告拉拢人气,但短短一个月后,其客服就已经明确表示他们放弃了这一业务。
另一个名为“第一咖啡预订”的公众号的点餐页面则已经无法打开。
还有不少咖啡外送平台的信息长久未更新,客服电话、客服微信形同虚设,或是开始推送与咖啡无关的信息。
这个先天不足的商业模式,正在挣扎中拉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