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壶的历史1827 年,德国图宾根的诺伦贝格教授绘制了一 幅咖啡机的草图,这是世界上已知的第一件虹吸式 咖啡壶(又称赛风壶)。此后的 19 世纪 30 年代,德 法两国都偶有虹吸壶的专利申请。大部分的申请者 是女性,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里昂人瓦茜尔热女士 于 1841 年提出的设计。它由装配在一起的两个球体 构成,下球体的阀门可以分倒咖啡,上球体的顶部 装饰着镂空的金属王冠。这项设计距今已有170 余 年的历史,但你不得不惊讶,现代的虹吸壶和它几 乎没什么两样。虹吸壶是一种创新性的咖啡冲煮方 式,它同时还是首次使用玻璃材料的咖啡冲煮器具 之一。随着玻璃在欧洲越来越普及,用玻璃设计咖 啡壶的风潮从此贯穿了 19 世纪。
虹吸壶的工作原理虹吸壶和气压壶皆由垂直或水平连接的两层容 器构成,连接容器的管道在尾端设有过滤装置(通 常是滤布)。第一层容器架在热源上,内里注水;第 二层容器盛装咖啡粉。第一层容器内的蒸汽压力随 水温而升高,推动水经由管道进入第二层,与咖啡 粉混合。热源一掐断,第一层容器内的蒸汽压力随 之下降,就把煮好的咖啡又拉了回来,把咖啡粉隔 绝在外。而气压壶在壶嘴处设有盖子,拿掉之后引 起设备增压密封,咖啡液单靠重力的作用就能渗滤 到低层的容器。 这种冲煮方法很重要的一点是无需将水加热至 沸腾,热水产生的蒸汽压力就足以把自己从一个容 器推至另一个容器。实际上,由于设备本身的密闭 性,从物理规律角度看,里面的水几乎永远无法沸 腾。这是好事。虹吸壶的优势虹吸壶与其他的冲煮方法相比,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温度的稳定性。法压壶制法的萃取随温度而降 低,过滤式制法低开高走。实际上,这两种方法的 热量都损失在加热设备、周围的空气、甚至加热咖 啡自己等过程中。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冲煮温度是 保证萃取质量的重要因素,而能解决冲煮温度稳定 性难题的单体设备却只有虹吸壶一种——尽管它在设计的时候并没考虑到这一点。冲煮方法的些许差异毫无疑问会对咖啡成品的 口味造成等量齐观的影响。虹吸壶做出的咖啡更多 地体现了咖啡厚重的焦糖味、坚果味和饱满感等特 性。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样的口味,人们还常把这 些风味的差异归咎于技术,其实,冲煮温度很可能 才是影响这一切的原因。
冲泡方法▼称咖啡豆并研磨好
▼用新鲜的过滤水煮水,向下层容器注入热水相应的水量
▼上层容器装入一片干净的滤布固定,再把它放在下层 容器上。
▼将下壶放到卤素灯上,打开开关,把上座斜插入下壶,这样斜插才会使空气进入,水更快沸腾。
▼水开始沸腾时,小心地把上层容器固定住一定不要装配得太早,否则冲煮用水就达不到合适的温度
▼沸水将要冲上上层时,水里的大量气泡可能会把滤布推开,所以要用勺子或搅拌棒把它摆正。▼将热源转成小火或把它挪到旁边,但不要完全关闭加入咖啡并大力搅动
▼二次搅拌,大约30秒
▼60 秒后完全关闭热源,让咖啡渗流至下层容器
▼为避免热玻璃对咖啡的灼烧作用,应立即倒 入杯中,冷却后饮用。
还有一种利用虹吸的原理来萃取咖啡的冲煮工具叫皇家比利时壶,皇家比利时咖啡壶号称咖啡界的高富帅,曾是欧洲皇室的御用咖啡壶。
比利时咖啡壶(Balancing Syphon)又名「平衡式塞风壶」,而关于它的由来,坊间有很多流传,比较正统的是:1840年,出生于苏格兰的造船技术专家James Napier发明了第一款比利时咖啡壶,那时它的造型是由两个玻璃瓶子并排摆放着。Napier的产品虽然在19世纪的英国大受欢迎,还获得了机器工学协会颁发的奖,但由于没有注册专利,一直无法得到官方的认证。1850年,欧洲社会名流是很讲究的,不只要求最好的烹调技术,同时也要精致的手工艺术。为了彰显皇家气派,特意找工匠精心打造,用铜/黄铜局部替代玻璃,弥补了玻璃的不稳定性,细节设计也更加精密。比利时咖啡壶一下从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光彩夺目。姑且不论比利时咖啡壶的制作工艺如何,其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很多人都说它是自动化的虹吸壶,它们的冲煮方式是很像,其实虹吸壶的由来也是因为法国人在它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型,但是,原理和构造可所谓大相径庭。比利时咖啡壶主要利用的是虹吸原理和杠杆原理,借由加热后沸水的蒸气压,将沸水通过虹吸管进入到装咖啡粉的玻璃杯中,蓄水器因重量减轻而升高,酒精灯将自动关闭。等到咖啡粉与水充分融合后,因为虹吸原理,煮好的咖啡液就会通过虹吸管回流到蓄水器中,而咖啡渣却完全留在了玻璃杯里,整个过程几乎全自动式完成。▼比利时咖啡壶的构造
从外表来看,它的样子像极了对称的天平。一边是不透明的蓄水器和酒精灯,另一边就是盛咖啡粉用的玻璃杯,它们则通过虹吸管引流。▼比利时壶操作教程
比利时咖啡壶或许对于普通咖啡壶来说它更像一个精美的工艺品,其奢华的贵族气息,已成为了送礼首选。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