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品界(www.coffinance.com)消息,据外媒路透社报道,要想在中国咖啡市场赚钱,这实际上是件很困难的事情。文章认为,随着成本的提升(包括房租成本和人力成本)以及市场竞争的恶化,中国咖啡馆的利润变得更加稀薄,甚至很多还是在亏损状态。
作为新兴的咖啡市场,星巴克在中国已经拥有了4400家门店,并且还在扩张。去年以来,加拿大咖啡连锁品牌Tim Hortons在中国开设了约60家门店,而意大利的Lavazza和瑞典的韦恩咖啡(Wayne’s Coffee)也进入了中国。
根据咨询公司欧睿(Euromonitor)的数据显示,人们对中国咖啡市场潜力的乐观态度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其消费者的饮酒量很少——去年人均仅喝5.4杯,而美国为341杯,西欧为591杯。
中国的咖啡消费量正以每年约5%的速度增长,但是对于咖啡馆主来说,他们更关注的是不断增长的成本上涨。
欧睿数据还显示,在2018和2019年里,专业的咖啡和茶饮门店数量激增了50%,目前中国市场共计18,350家类似门店,是2014年的三倍以上。
尽管在中国,普通一杯拿铁咖啡价格约为30元人民币,但在很多地方使用折扣券可以便宜到仅需要几元钱。
分析师还表示,今年曝光出的瑞幸咖啡数据造假事件还印证了一件事:即使中国咖啡价格低廉,但很多中国人依然不会喝咖啡。
目前来看,茶饮几乎是咖啡最大的竞争对手。而且对于一个以茶饮为主的国家,在几个大城市之外,购买一杯咖啡来度过一天并不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而消费者更多的会选择茶饮产品,例如奶茶,水果茶等。根据美团的数据显示,在2018年该平台共收到2.1亿份茶饮订单,远超过咖啡。(编者注:但是很多咖啡购买者不会通过外卖形式购买。)
在茶饮市场蓬勃发展相比,咖啡市场却碰到了更多折戟。除了前文提到的瑞幸咖啡曝光数据造假事件外,另一家咖啡外卖品牌——连咖啡在获得5600万美元风投后,似乎也碰到了发展的瓶颈,近日宣布关闭原有店铺而选择和易捷咖啡(中石化旗下咖啡品牌)合作。此外,精品咖啡连锁品牌GreyBox在2018年曾表示,到当年年底要在北京新开12家门店,但最终只有4家,近期甚至有消息称该品牌有遭遇清算的可能。Bruno Caffe则已关闭了大部分门店。
Costa曾表示计划在2018年在中国开设2500家门店,而目前该品牌仅有300家。
星巴克无疑是中国咖啡市场的巨无霸,在中国已经有20年的历史了。星巴克精心打造了其作为年轻专业人士的高档咖啡馆的形象,似乎是唯一的成功案例。有人估计这家美国巨人在中国咖啡市场的份额高达80%。
就在本周,星巴克将其中文订购服务扩展到了多个阿里巴巴应用程序。
尽管有太多失败的案例,但依然不断有新来者进入。Lavazza与中国肯德基餐厅的老板百胜中国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餐馆品牌国际的蒂姆·霍顿斯(Tim Hortons)去年表示,它希望在中国开设1500家门店,并得到了腾讯控股的支持。韦恩咖啡(Wayne's Coffee)与一家中国特许加盟商签署了为期15年的协议。
路透社最后点评道:“鉴于目前中国咖啡市场恶劣的竞争环境,即使与合伙人合作也不能保证成功。毫无疑问,中国的咖啡市场将继续增长,消费者越来越习惯喝咖啡,但仍然是一个很难获利的市场。”
关键词:路透社,咖啡市场,中国咖啡
饮品界——数据,资讯,交易,金融,全球视野
1061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