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精品咖啡文化杂志饮品界网近日,根据上海市徐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出示的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中显示,2021年10月11日,市监局执法人员根据广州某公司法定人举报,当事人上海艾恰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在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开设门店对外从事咖啡等餐饮服务(即Mstand)。自2021年9月起,Mstand对外提供浮冰莓果美式等4种浮冰系列产品使用的原料棒冰,外包装产品上印有广州某公司的相关信息,与实际不符。经上海市徐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调查发现,Mstand在2021年8月与广州某公司签订委托加工合同,合同约定有****公司为Mstand提供“木上缤和菓”系列冰棒(包括桑果莓果、百香果粒橙、西柚柠檬、奇异青提口味)8万支。Mstand于2021年8月起陆续在其全国门店对外出售4款浮冰系列咖啡产品,均使用前述冰棒作为产品原料。经查实,上述冰棒由****公司在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的情况下,在其经营场所自行生产。Mstand已支付给委托公司****元,该公司实际交付62800支。但Mstand通过第三方物流入库时拒收2340支,最终入库60460支。当中15400支进入不良品仓库,实际发往各门店25860支。截至调查,Mstand各门店已使用冰棒15169支,冰棒折合销售金额****元。上述产品货值金额按已支付原料货款****元计,违法所得127116.22元。2022年8月15日,上海市徐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一款“食品生产经营者委托生产食品的,应当委托去的食品生产许可并具有相应生产条件和能力的企业“规定,对Mstand提出处罚。由于Mstand销售的浮冰系列咖啡,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可选择外带,因此冰棒作为单独包装产品。出售的产品由可单独售卖的普通美式咖啡与冰棒组成,冰棒的销售金额可单独剥离计算,故本案的违法所得按冰棒的实际销售金额127116.2元计算。Mstand在认识到问题后,第一时间停止涉案产品的经营,主动提供相关材料,且无证生产行为发生在广州地区,Mstand也提供了检验报告证明食品安全可控。市监局调查以后,认为生产企业没有生产资质是事实,但Mstand方面可能对此并不知情,没有明显的主观故意。考虑上述因素,根据《行政处罚法》相关规定,做出减轻处罚。尽管如此,根据《上海食品安全条例》第九十五条第一款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证处罚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第三十二条第(一)项的规定,责令当事人立即改正违法行为,并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127116.2元,以及罚款人民币360000元,合集罚没款487116.2元。根据此行政处罚通知书所知,这是一件食品生产厂家冒用第三方资质所引发,为何在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当中依然会经常发生出现这种违法情况。如Mstand的本次重罚,或正是因为有合规工厂的业主发现了自家的生产资质被冒用怒而举报事发。食品生产许可证是食品加工企业的入行门槛,但是有很多小型食品企业,如一些小型的咖啡品牌,并不愿意花入资金建立一间合规的工厂。Mstand况且如此,也有一些更小规模品牌或门店不大可能获得食品,咖啡豆的生产资质,这种情况下,那么就会委托第三方工厂加工自家品牌的产品。而更有冒险者,则是直接借用第三方的生产资质,在店内自行生产食品,又或是盗用第三方的生产资质。早些年间,我们会常常听说提及三无产品。随着市场监管的日益趋严,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以及无生产厂家的三无产品慢慢在市场上消失,连零售的商品通常也会有比较规范的标签。有时候,网购到手的商品有生产厂家的信息,也有生产许可证,但是生产地址和发货地明明是分隔很远的两个地点,但是生产日期当天就从另外一个很远的地方发出。这种情况,就很有可能是如案例所述的冒用生产资质,这或会为自己带来巨大的法律风险,一旦被查必然引来重罚,这一案例值得大家关注。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网站部分内容如图片、我们会尊重原作版权注明出处,但因数量庞大,会有个别图文未来得及注明,请见谅。若原作者有任何争议均可与网站联系处理,一旦核实我们将立即纠正,由“饮品界网”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若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