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的朋友应该已经发现,在冲咖啡的时候,滤杯中的液面会漂浮着一层泡沫,而泡沫又根据冲泡的豆子不同、时间不同、所表现出的态也不一样。有时冲出来的泡沫非常丰富,而有时却非常稀少,有时会呈现棕黄色,有时又会泛白。
咖啡的泡沫对于我们冲咖啡有什么影响?或者我们从泡沫的状态能得到哪些冲煮信息。这就让前街来探讨一下。在咖啡闷蒸之后的注水时,咖啡粉会迸出金黄色的泡沫,这层泡沫主要是由二氧化碳、油脂、大颗粒咖啡粉以及少量细粉构成的。其中影响泡沫颜色深浅的主要是大颗粒咖啡粉造成的。
在我们日常冲咖啡中,通过不断地注水,咖啡的泡沫由深黄色慢慢变浅白色,其实就是漂浮在表面的大颗粒咖啡粉沉下去了。其原理也很简单,在闷蒸的时候,大部分咖啡粉都排出了气体,但并没有完完全全排出,一些颗粒比较大的咖啡粉,水渗透比较慢,所以释出气体所需的时间会长一些。在注水的时候,这些大颗粒咖啡粉就因其质量轻而漂浮在表面。而后续的注水会把这些咖啡粉冲刷下去,这样泡沫的颜色就会变浅。
因此在注水的时候,是先把咖啡豆泡沫都冲出来,在绕圈时根据泡沫颜色的深浅决定绕圈的幅度。例如,只绕大圈注水的时候,中间的泡沫颜色就会比外圈要深,所以看到这种情况,就需要慢慢地收缩绕圈范围,把中心圈的咖啡粗粉冲下去。「看泡沫颜色的均匀度也能看出注水时的情况」而在冲不同的咖啡豆时,泡沫的丰富程度也不太一样,有些咖啡的泡沫非常丰富,有些则非常稀薄,甚至液面还出现了泡沫空洞区。影响泡沫丰富度的主要是两个原因,一个是烘焙度,另一个是新鲜度。
烘焙程度深的咖啡豆,油脂与二氧化碳都比较丰富,而且因为咖啡的质地疏松,咖啡粉容易浮在表面,所以冲出来的泡沫就比较丰富。而烘焙较浅的咖啡豆,油脂与二氧化碳相对较少,而且咖啡豆密度比较大,所以浮在表面的咖啡粉就比较少。在冲煮一些浅烘咖啡中,注水完毕后,咖啡液面在下降的过程中液面的泡沫逐渐减少,这也是正常的现象。稀薄的泡沫在液面下降的过程中依附在了滤纸的边缘。
同样泡沫的丰富度与咖啡豆的新鲜度也有关,因为泡沫是由咖啡油脂与二氧化碳组成的,当咖啡豆刚刚烘焙没多久,还处于非常新鲜的状态,那么闷蒸过后的注水中,会有非常丰富的泡沫喷涌而出。
当咖啡豆存放比较久的时候,咖啡豆内的二氧化碳几乎排放殆尽,所以在冲的时候,泡沫的释出量就比较少。因此,日常在冲咖啡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泡沫的表现来判断咖啡的烘焙程度,例如有些咖啡豆的肉眼看的颜色都差不多,味道描述也差不多,就可以观察泡沫的丰富程度来区分;也可以判断咖啡豆的新鲜程度,一般会结合闷蒸的膨胀程度一起判断。也可以通过泡沫的状态调整注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