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麦面包”突然火了,作为一个卖了快20年的单品被拉入大众视野。昨日央视财经频道「正点财经」做了专栏《全麦面包市场调查》通过走访消费者、销售饼店及超市、还有烘焙行业的专业人士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分析。哇,全麦面包作为烘焙产品的一个小的细分品类,竟然受到了国家级媒体的重视。其实不只央视财经,连新华网、新京报等媒体也在关注全麦面包的现状了。吓得伊莎莉卡网也得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01发生了什么事?8月10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官方微信发文提醒:“看着像全麦面包,其实是额外添加了糖浆、焦糖色素,让面包呈现淡褐色。”而真正的全麦面包没有小麦粉,必须是100%全麦,且配料表中第一位是全麦粉,其次是水和其他的。8月17号,新京报发文称:调查了13款“全麦面包”,只有5款是“真全麦”。8月18号,新华社跟进:“全麦面包”真假难辩,掺杂小麦粉,涉嫌成分虚标。8月27号,央视财经开始走访多位烘焙行业人士,进行专栏准备。9月2号,央视财经「正点财经」的专栏调查播出,在朋友圈引起广泛关注。02现在市面上全麦面包的情况据新京报公众号称,记者近期对市场上销售的10个品牌13款标称“全麦”的面包产品进行调查统计发现,仅5款产品符合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所说的“真全麦”标准,有4款产品以全麦粉为主料,但同时添加了小麦粉成分。桃李、义利、天津贝儿食品科技公司旗下的4款所谓的“全麦面包”实则以小麦粉为主料。“真全麦”面包不足4成。
图片来源:新京报而央视财经在上海走访,位于上海南京西路的一家烘焙店,面包蛋糕类的产品有100多种,柜台里面的燕麦、全麦、黑麦这样杂粮类的产品有10多种,以其中的一款全麦吐司为例,每年的销量增长大概在10%左右。03消费者对于全麦面包的认知
上海的沈女士每隔两三天就会购买全麦面包,她和家人通常把全麦面包配牛奶作为早餐,有时也会加些蔬菜作为晚餐,她认为这样吃很健康。在多家烘焙店内记者看到,全麦面包旁边基本都会标注全麦粉的含量。在一些超市里全麦面包品牌较多,有一款全麦切片面包,配料表显示全麦粉添加量≥13%。另一款全麦小球面包的配料表里,全麦粉的含量并没有标注,超市店员对于全麦的概念似乎不太清楚。
上海市食品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烘焙专委秘书长 高克敏:“要吃健康的面包,全麦是一个很好的理念,所以我们在标识中一定要写明全麦在面包中的含量是多少,这样对消费者有一个比较好的交代。”“我认为全麦粉必须在50%以上才能叫全麦面包,如果比例很低,就有点偷换概念。”04烘焙业内人士的观点
朋福东作为2018年第2届世界面包大赛6国精英赛冠军,熟悉各类面包的制作,他说市场上“全麦吐司”“全麦面包”的产品较多,但里面全麦粉的添加比例差异很大,为此他特意制作了多款不同含量的全麦面包进行对比实验。面包研修社创始人 朋福东:“100%国产全麦粉做的面包,太硬都抠不下来;10%的全麦粉做的面包,里面有90%的小麦粉,还加了黄油,吃起来会比较软。所以这两个对比明显,差异化很大,但它们都叫全麦面包。”
FASCINO烘焙连锁董事长 周明授:“我们用55%的全麦粉生产全麦吐司,售价是26元,如果把它降到10%的含量,售价可以变成18元左右,口感会更松软。消费者如果只看价钱,不知道成分就会变成误导,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确实,目前在大部份烘焙店中产品中只要含有全麦成分都被称为“全麦面包”。但“部分添加全麦”的全麦面包与消费者的认知或营养需求存在一定差异。05全麦面包的行业标准呢?目前还真没有,作为一个单品类的面包,不是这次的事件,没有人想把一个这么小众的面包品类出台一个法规标准。产品中只要含有全麦成分都被称为“全麦面包”。但“部分添加全麦”的全麦面包与消费者的认知或营养需求存在一定差异,行业人士建议尽快出台相关标准,对全麦面包含量进行规范标注,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小伊发现,在上海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公号留言中回复:「如果声称“全麦面包”,配料表中应含有全麦粉,如果声称“100%全麦粉面包”,则配料表中小麦粉类应部为全麦粉,不得含有其他小麦粉。」
上海市现代食品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理事长 史见孟:“我们还没有全麦面包的标准,我们做个标准,应该说是还有需求的,对于我们行业有一定指导意义。”
06如何正视全麦面包和全麦面包粉的关系正如我前面所说,“全麦面包”其实在咱们烘焙行业一直就有,虽然商家不断从健康膳食方向去引导消费者,依然是一个非常小众的品类面包,大部份店都卖的不太好。近几年,我们一些面包师将全麦粉的比例减少,加入更多小麦粉,使面包的口感增加,从而在概念及营销角度来达到全麦的产品形态,这个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事实又违反民众对于全麦面包的认知。一方面如果增加全麦的使用量影响口感,另一方面如果添加量不够则会给消费者不实的产品交付。且已经上升到舆论关注的中心点。从长远来看我们现有的面包品类,大部分叫法是通过英文翻译成中文来进行售卖,一些西式的面包叫法本就没有法规的要求,但是随着我们文明建设的推动,及民众对于权益的理解,我们确实需要正视我们的用词和命名,把西式产品中式化也是未来的一个趋势。难道我们还需要等待关于“全麦面包”的行业标准吗?(参考及部份文字视频来源:新京报、央视财经)
- 月度好文 -如何走好IP流量店铺之路|17款实用上架款烘焙产品6小时卖1300份的火爆吐司店|小山进版2款实用蛋糕瑞典2冠王的60款甜点秘笈|日销3000份的方块泡芙
进入甘那许烘焙坊的好物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