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冲咖啡是一门入门容易精通难的课程!在如今网上学习信息越来越多的时代,自学的门槛也越来越低,但是“免费”的知识常常缺乏系统性的梳理,也很难面面俱到。也就导致了很多自学的朋友非常容易陷入误区。因此你会经常听到一些劝说声音,“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最好有人领进门,不然很容易走歪路,到时候要拨乱反正就比白纸一张难得多了!”这里前街见说几个自学手冲咖啡比较容易遇到的误区。误区一:闷蒸注水后才计时对于闷蒸需要30秒这句话大家没有歧义,发生歧义是在于何时开始计时。有的朋友使用从注水那一刻开始计时,有的朋友使用注水完毕才开始计时。那么这两者的计时的时间就有8-9秒之差。
如果有了解闷蒸原理的朋友应该清楚,其实在水接触到咖啡粉的那一刻开始就开始起到作用。如果使用注水完毕之后再计时30秒,那么实际上闷蒸的时间应该是38-39秒左右。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注水的那一刻就应该开始计时。误区二:甩水有不少朋友在看到有些咖啡师注水时使用甩水的动作(甩水,一种利用手腕控制注水壶,绕圈注水时壶口形成高低差导致水柱产生的惯性运动),看起来很酷,于是纷纷效仿。
前街并不建议新手使用甩水般的动作注水,因为这需要一定的控水基本功夫。不过没有掌握控水功夫,操作起来就导致更多的人为不稳定因素出现。事实上,很多新手反馈冲出来的咖啡味道很杂,一部分原因都源自于甩水问题上。前街建议大家在冲咖啡的时候还是老老实实地水平绕圈,先从基本功练起。误区三:小水流才是最稳的有些朋友追求极致的谨慎,在整个冲泡过程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因为自身的不确定因素而毁了一杯咖啡。小心地倒粉,小心地注水,水流用的都是细小细小的水量。事实上,小水流冲咖啡的结果往往是风味集中,味道拉不开来。这是因为注水时间长、浸泡时间长导致的。误区四:最后用大水流把粉墙冲平也有一些朋友非常喜欢在快要结束注水时用大水流冲一遍滤纸,把依附在上面的咖啡粉墙冲下去。按照他们的说法是充分萃取,不要浪费粘在滤纸边上的咖啡粉。
而事实上这样做导致的后果是,冲到滤杯上的水会沿着滤杯上的导流骨溜走,粉墙被冲下去后使粉层加厚,而且本来依附在滤杯边的细粉被重新冲到底面,水就更难下去。真正做到了“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当然,并不是说这个方法百分百是错的,的确也存在有使用这种方法的配套冲煮逻辑,前提是“配套”,如果是新手朋友集百家之所短糅合成的方式,那么建议还是摒弃为妙。误区五:咖啡液没滤干就移开滤杯有些朋友会莫名地迷信于“截流”,他们会认为咖啡最后的10-20ml尾液是苦涩味的来源,因此趁滤杯中还有20ml左右的咖啡液时就移开滤杯。但是,这里前街要说明一个问题,冲煮咖啡并不是玄学,而是有依据地科学冲泡,这一点体现在冲煮参数上,我们会讲究咖啡的研磨度、水温、粉水比例等等……
如果截流了,则就是意味着粉水比例不对了,实际上的咖啡液比设定上少了。也就是变得不确定了。如果你认为这杯咖啡最后10-20ml是苦味的来源,那么在后续的冲煮中应该优化冲煮参数而不是依赖截流。截流是一种应急手段,当你认为这杯咖啡出现了预计以外的状况时,例如滤杯堵塞了,水下不去了,如果等水都流完必定过萃,因此才选择截流的手段去挽救咖啡。若正确的参数情况下,没有出现意外的情况下,就不存在最后10-20ml的尾液会造成苦涩的状况。前街认为,应该找到正确的参数,让咖啡液正常过滤完毕才是解决方法。-